黃昏了,夕陽斜在西邊的山巒,長江因陽光忽明忽暗。兩岸之山愈加狹窄,並用力擠迫著長江,江水也在拚命,它努力地要掙脫大山之束縛,往前奔流。
林川眺望著山,又凝視著江麵,後浪推著前浪,一浪未息,一浪又至;林川總感覺得前浪的無可奈何——多麼地身不由己啊!
就仿佛是自己這人生,又何嚐不是身不由己呢?
渾濁的長江水打著旋渦,時不時地便有漂流而至的塑料膠袋、快餐飯盒抑或方麵紙盒在旋渦裏飛快地轉幾下後,倏然下沉。偶爾地,又有樹枝等大件的雜物順水而來。這就是黃金水道,但也是汙染水道啊!林川想到了輪船上的衛生間,旅客的屎尿全都直接排在了河裏,這麼多船,這麼多人,還有那些拖豬拉牛載羊的船,直接衝洗在河裏。
林川正出想時,有人喊,“神女峰!到神女峰了!”他抬起頭來,嵐蒸霧茫間,隱約一片山峰插到雲霄,那就是神女峰麼?林川想起了劉禹錫筆下的神女峰來:巫山十二鬱蒼蒼,片石亭亭號女郎。曉霧乍開疑卷幔,山花欲謝似殘妝。星河好夜聞清佩,雲雨歸時帶異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間來就楚襄王。
這詩的確絕妙啊!人間傳說,男女美事,人間來就楚襄王,一語道破男女心癮癮的那份美好。林川心裏笑了笑,又看向遠處,他想起了主席的那首詞,並在心中默默念讀了一遍。
這是何等的氣勢啊!截斷巫山雲雨,林川閉上眼來,他腦海立即浮現出一座宏偉的大壩,攔截了滾滾波濤,水勢立即回旋,一派汪洋,如果再把環境汙染治理好,千裏一片碧波,那該是一幅多美的畫卷啊!
林川想到這兒時,睜開眼,抬起頭來,於朦朧暮霧裏,再次凝神神女峰,劉白羽曾在《長江三日》裏說,一個漁人在江中打魚,突遇狂風暴雨,船覆滅頂,他的妻子抱了小孩從峰頂眺望,盼他回來,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終未回來,而她卻依然不顧晨昏,不顧風雨,站在那兒等候著他——至今還在那兒等著他呢!……顯然,這故事是劉白羽自己編的,真實的傳說卻不是這樣,有著兩個版本,一個是遠古時代,瑤池宮裏住著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個女兒,名瑤姬。她在紫清闕裏,向三元仙君學得了變化無窮的仙術,被封為雲華夫人,專司教導仙童玉女之職。
瑤姬生性好動,哪裏耐得住仙宮裏那般寂寞生活。一日,她終於帶著待從,悄悄地離開了仙宮,遨遊東海。但是,當她看見大海的暴風狂濤,給人間造成嚴重的災難時,便出東海騰雲西去。一路上,仙女們飛越千峰萬嶺,閱盡人間奇景,好不歡快。豈料來到雲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卻見十二條蛟龍正在興風作浪,危害人間。瑤姬大怒,她決心替人間除龍消災。於是,按住雲頭,用手輕輕一指,但聞驚雷滾滾,地動山搖。
待到風平浪靜,十二條蛟龍的屍體已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峽,壅塞了長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園、城廓,今天的四川一帶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為著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當即從黃河來到長江。然而,山勢這般高,水勢這般急,采用開山疏水之法,談何容易。正當夏禹焦急萬分的時候,瑤姬為夏禹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乃喚來黃摩、童津等六位侍臣,施展仙術,助夏禹疏導了三峽水道,讓洪水暢通東海。 夏禹得知神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找瑤姬致謝。上得山來,隻見眼前一塊婷婷玉立的青石;不一會,青石化為一縷青煙,嫋嫋升起;繼而又形成團團青雲,霏霏細雨,遊龍、彩鳳、白鶴飛翔於山巒峽穀之間……夏禹正在納悶,美麗動人的瑤姬突然出現在他麵前。瑤姬說:"你治水有功,但還要懂得天地間事物變化的道理。"邊說邊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黃綾寶卷送給夏禹。
水患雖已治理,瑤姬並未離去,她仍然屹立在巫山之巔,為行船指點航路,為百姓驅除虎豹,為人間耕雲播雨,為治病育種靈芝。年複一年,她忘記了西天,也忘記了自己,終於變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她的待從也化作一座座山峰,像一塊塊屏障,一名名衛士,靜靜地守立在神女的身旁。在飛鳳峰山麓,古代的巫山百姓還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觀即神女廟。山腰上的一塊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書的授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