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身死隴右(1 / 3)

夏至還未到,暮春的早晨有些微微涼意,李琦和衛伯玉率領的兩萬將士披風戴露地走出了長安城,走出了睡意朦朧的早晨。幾裏路長的聒碎雜亂的腳步聲像小河流水一樣,辨得出小河哪兒直,哪兒彎,哪兒激,哪兒緩。但一旦長安消失在地平線之後,他們就快馬加鞭,揚起滾滾塵土,直奔隴右。

他們雖一路急行軍,但花了好些天才到秦州,李琦打算讓將士們在此地休整一天。秦州為物流集散之地,水草也十分豐茂,順便可以犒勞一下將士,補充一下糧草。

為方麵飲馬,軍營駐紮渭水河畔。帳篷一字排開,像一條長龍。李琦想象著晚上的壯麗景觀。岸上無數燈火白帳倒映在河裏,交相輝映,一定很美麗吧!

衛伯玉擔心道:“駐紮在河邊,若晚上突遇暴雨如何是好?”

李琦道:“衛將軍不必擔心,此地一年到頭就夏日才會有些雨水!何況這天象也不可能會下雨!”

衛伯玉看了看天,他隻懂上陣殺敵,不懂什麼天象。天空一色碧藍,確實不像會下雨。

孟茹給李琦做的點心還有一些,李琦拿出來與衛伯玉分享了。然後他們一道去察視了一下軍營,發現軍隊裏頭存在不少問題。戰馬不夠不用說,不少士兵竟然是臨時招的,他們一兩個月之前還在打鐵、燒窯、種田,一下子扔掉錐子、鋤頭拿起刀槍戟盾,還很手生。更要命的是,他們的騎術真的太差,力氣都放在維持身體平衡去了,拿起刀槍來軟弱無力。對此,李琦很是擔憂,他們這不是去禦敵,而是去送死。但事已如此,隻能到隴右先認真操練一番在上陣了。

當地官員送來了幾隻犒勞將士的羊和一些馬料。李琦看著都心酸,兩萬將士分幾隻羊,打湯都不夠。但他們都已經盡力了。這幾年戰火不斷,百姓日子過得都很艱難,現在能牽來幾隻羊已經是竭盡全力了。還不知道那些官員是想了什麼法子弄來的呢!

那些官員還挑來了幾桶水,說非要讓李琦他們嚐嚐。李琦起初頗感奇怪,軍隊駐紮在渭河邊,取水十分便捷,而且河水清澈,甘甜可口。他們為何還要費勁大老遠挑幾桶水讓他們喝呢?但轉念一想,這水必定有非同尋常之處。但喝了一口之後,味道也不過如此,隻是更加涼潤幾分罷了。

一人道:“盛王有所不知,這水是取自馬跑泉。相傳為大唐開國功臣尉遲敬德將軍征戰時,騎戰馬跑過此地,踏破石塊,得一泉井,遂取名跑馬泉。因為尉遲將軍百戰百勝,所以但凡喝過此泉泉水的人,沒有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

那人神氣十足地說,好像真的一樣。

幾人都舀飲了一些,便吩咐人抬下去給眾將士了。

半夜宵柝未鳴,李琦伏在床上正想起來去問此事。一軍士披著月光疾步來稟告李琦,說有人擅自下河了,已經被捉拿住,待盛王前去處罰。李琦十分惱怒,軍中竟然有人敢三更半夜的私自行動,無視軍紀,這還得了。他原本已經解衣,隻是未睡,見到此狀況,趕緊卷衣上身,跟來人出了帳篷。

月明星稀,小河悠悠,河水裏蕩漾著點點支離破碎的月光。河邊有些喧囂,有一撥人亂哄哄地聚集在那。見李琦來,人人都靜默不語,衛伯玉從人群中走出來道:“盛王,這幾人擅自下河捕魚!請軍法處置!”

“下河捕魚?”李琦好生奇怪。三更半夜,他們冒著觸犯軍紀的風險,竟然是為了下河捕幾條魚?李琦踢開幾根削尖的木棍,上麵還串著幾條搖頭擺尾命在旦夕的肥魚,一些魚鱗散落在草叢中反著月光,像星星一樣。

衛伯玉見李琦已經來了,就不算僭越權力了,遂對命令身邊的人,道:“拖下去,每人一百軍棍!”

李琦道:“慢!”

他瞅著伏在地上磕頭求饒的幾個士兵,道:“抬起頭來聽話!”

那幾人便唯唯諾諾地抬起頭來,膽戰心驚的,不敢正眼看李琦。李琦走近一人,扯去他身上網著的幾根水草,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軍有軍法。本應殺一儆百,重罰你們的。但念你們是初犯,今日我便替你們向衛將軍求個情,寬恕你們五十軍杖。但下不為例!”

他原本對士兵無視軍紀很是氣憤,但見他們個個饑腸寡肚,是實在忍受不了才有如此行為的,遂不忍心過重處罰他們。何況將士吃不飽,他也有責任。他這樣說,既是為幾個士兵求了情,也不損衛伯玉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