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夢的職業教育
封麵人物
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浙江省教科研百強學校和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該校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形成“五位一體”集團化辦學格局,建立多元評價體係,實現學生“自主管理”,致力培育品學兼優、專業過硬、核心競爭力強的有用人才,取得了突出教學成果。
在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每一位班主任的辦公桌上都放著一疊寫著各種“夢想”的卡片:“我想成為專業的電梯調試工程師”“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早日就業,掙錢改善爺爺奶奶的生活”“畢業後,我要回老家,開一家業務公司”……這些卡片真實地記錄著每一位學生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像一個個指揮棒,引導著學生們譜寫自己的命運交響曲。
讓學生擁有夢想,首先要讓教育者擁有夢想。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校長單克勝的夢想,就是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寬闊的“造夢空間”,讓他們可以在最舒適的環境中,自由生長,帶夢飛翔。
入學“麵試”,打開尋夢密鑰
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創辦於1985年,是一所上規模、高檔次、有特色、現代化的中職學校。2000年被評為省一級重點職業學校,2004年被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1年晉升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立項建設學校……
新生來校報名需要進行“麵試”,這已成為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的一個“規定”項目。
讀職校還要進行入學麵試?麵對記者的疑惑,校長單克勝解釋道:“此‘麵試’非彼‘麵試’。”原來,從2008年開始,學校進行招生入學製度改革,將招生權限下放到專業學部的負責老師,通過集思廣益才有了“麵試”這一創造性的環節。據悉,“麵試”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要了解新生的基本情況,更是在互動中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因此,在“麵試”現場,往往會出現數量驚人、形式多樣、由專業學部教師製作的專業展示板,包括該專業的教學計劃、發展前景、崗位要求等。“我們的專業教什麼?對口就業的崗位有哪些?需要學生具備哪些基本素質?這是我們必須向學生闡述明白的三個問題。”學校電梯專業的陳碎芝老師告訴記者:“比如學汽修專業,必須不怕髒不怕累,如果學生家庭條件優越,又不願意幹體力活的,我們就不建議學生申報這個專業;如果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不會唱歌跳舞,又沒有其他特長的,我們就會建議學生放棄學前教育專業。”
除了簡單的一對一麵談,“麵試官”還會要求學生當場填寫一份《專業性向測試》。“專業性向測試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更強,可根據測試者的性格特點、愛好、特長等,統計分析出其所感興趣的和個人能力所適應的職業類型,並提供與之相對應的專業類型讓學生以及家長選擇報讀。”單克勝介紹說,根據麵談情況和測試結果,參與“麵試”的專業教師還要填寫一張學生專業明細表,記錄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生報讀專業的原因、學生是否適合該專業及分析。
“選擇一個專業,其實就意味著選擇一個人生方向。這樣的麵試不僅需要,還很必要。”31年的從教生涯,使單克勝深刻地認識到,中職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往往具有盲目性,或迫於家長壓力,或隻看專業的“冷”和“熱”。不少學生往往隨意填寫專業誌願,這就使得學生在入學後,由於感受到現實情況和最初預期的極大落差,出現中途轉專業或無心學業而“混日子”的現象。而入學“麵試”的實施則有效杜絕了此類現象。
課程改革,堅定築夢步伐
如何讓學生冰封的夢想種子解凍,並在3年的學習生涯中生根發芽,是甌職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站起來!”單克勝一錘定音,“既然我們的學生敗於傳統的教學課堂,那我們就以課堂為主陣地,變革教學模式,讓課堂更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重拾自信,找回樂趣。”
轟轟烈烈的改革後,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實現了“專業課教學全部搬進實訓室”的目標,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和任務為驅動的全新課堂教學模式,營造了“做中學”“玩中學”的舒適課堂氛圍。
圍繞學生、服務學生的課程改革,其作用顯然是巨大的。以2012級電梯班為例,全班37名學生,中考平均分326分,其中有18人中考成績低於300分,是全校學習基礎最薄弱的班級。然而,如今這個班卻成為全校精神狀態、學習狀態最好的班級之一。多位學生獲得市、省、國家級技能大賽獎項。“有不少學生文化知識基礎雖然相對薄弱,但動手操作能力並不差。因此,關鍵是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不少學生來到實訓基地一觸摸到機器設備,興致就上來了。專業興趣一上來,學習的熱情就抵擋不住了,現在很多學生都提早去實訓室等候上課。”一字一句都體現著校長單克勝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