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有夢的職業教育(2 / 2)

陳相學就是課程改革的受益學生之一。中考考了510分的陳相學是2012級電梯班中的“狀元”,但是,當初進職高讀電梯專業卻是無奈的選擇。陳相學說:“因為分數不夠普高線,電梯專業是舅舅建議的,以前聽都沒聽過,剛進來時很迷茫,很煩悶。不過,一進入實訓室就入迷了,真心喜歡上了這個專業。”因為有了興趣的支撐,陳相學的專業技能進步飛速,還被選入了學校技能實訓隊,在技能大賽中獲得省市一等獎、全國三等獎。

如今,實訓室成了陳相學最喜歡待的地方,而實訓室內的兩架電梯設備則成了他和同學們的寶貝。“我們喜歡給彼此設置故障,比如把機油去掉一部分,把電梯門的縫隙調大一點,每一次挑戰成功,我都特別高興。”陳相學還透露了一個“秘密”,課程結束後,他們還會重新設置故障,留給2013級的學弟們。

除了在實訓室“玩中學”,經常下企業也讓陳相學和他的同學們越來越有目標,越來越堅定不斷鑽研的信念。同是2012級電梯班的紀林通告訴記者:“去企業參觀時,一位工程師詢問我幾個電梯控製係統的品牌,我連這些品牌的英語都不認識。以前覺得學好技術就行,現在才覺得文化課同樣重要。所以,現在每天的英語、語文和數學課,我都聽得特認真,比任何時候都要努力。”那個“成為專業的電梯調試工程師”的夢想就是紀林通寫下的。

自主管理,踐夢始於當下

學校德育銀行大廳內,學生們自覺“存儲”德育學分;創業園區裏,店主們忙前忙後,一節課結束後學生給自己打分……短短的半天時間,記者就被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寬鬆愉悅、獨立自主的濃厚氛圍所感染。“夢想教育必須滲透各個領域,學生自我管理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校長單克勝的話,揭開了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夢想教育的厚重麵紗。

何謂學生自主管理?就是讓學生“當家做主”,實行自我管理,開展自我教育,推動自我服務。譬如,學校打破過去晚自修老師坐班的製度,將管理權、監督權移交給學生,由學生隊伍進行監督。“我們學校一日常規管理都是學生完成,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讓學生在管理中完成了一次自我教育的深度體驗。事實證明,學生們能自己管好自己。”對此,學生處的鄭秋珠老師感到十分欣慰。

開展學生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學校特別強調必須做到全員參與、人人平等。現在,學校不僅將課堂交給學生自主管理,而且將校園和班級事務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校園衛生檢查,自習秩序檢查,排隊就餐紀律檢查,班會以及課外文體活動等全部“承包”給學生,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在大多數人心裏,中職學生往往就是一個“普通教育的淘汰者,個性張揚但內心自卑,好動、調皮、不遵守紀律”的負麵形象,必須盯著、護著。但是在校長單克勝眼中,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中職生的個性決定了他們渴望成為自己的主人,因此,學生自主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單克勝如此開放的觀念,自然得到了學生熱烈的回應。2012級電梯班學生王佳豪中考成績隻有224.5分,進入學校後還不斷碰觸管理“底線”:剛入校兩個星期,因為原班主任禁止課上玩手機要將其沒收,就拿著磚頭要砸老師。但就是這樣一個“刺頭”學生,卻自告奮勇在校園朗誦比賽中擔當班級的領誦角色,並帶領班級一舉拿到了校園朗誦比賽二等獎。王佳豪的轉變正是源自於他在參與班級管理中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認識到自己是“有用的人”。

“良好的自主管理,需要打造多元的評價方式作為強有力的後盾。”采訪時,單克勝一再強調這一點。近年來,學校取消了“一張試卷論高低”的一次性評價方式,而開始關注過程評價。一方麵,學校將學生平時的學習成績、德育成績、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社會實踐等內容列入考核範圍,確保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另一方麵,學校從企業獲取學生職業道德和實訓表現的評價,從學生家長處獲取學生平時生活習慣和在家表現的評價,從學生家庭所在社區獲取學生遵紀守法等社會表現的評價,力促評價途徑的多元化。單克勝校長認為,多元評價體係像一個支點,撬動學生轉變“唯分數論”,在更立體的自我空間內,鼓勵學生參與到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做有夢的職業教育,讓中職教育回歸育人本質;真正貼合學生的發展需求,讓每一位學生成為“狂想家”,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每一個夢想都找到放飛的空間,構建多元的成才通道。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的職教夢正在一點一點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