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 一個怪問題,點亮孩子智慧人生(1 / 1)

我的手很小,無論什麼時候,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

我的眼睛不像你那樣見多識廣,請和我慢慢觀察這個世界。

你的粗心扼殺寶寶的好奇心嗎?

好奇的寶寶常會問爸爸媽媽“樹葉為什麼是綠色”這些在成人看來幼稚可笑的問題。有的爸爸媽媽就以“忙著呢,沒時間和你說這些”、“長大了你會明白”等來敷衍寶寶,正是這種普遍但是粗心的做法挫傷了寶寶提問的積極性。如果此時再加以取笑,寶寶更會感到以後不應再提這些問題,因為這顯得很傻。

寶寶還會問很多“很有科技含量”的問題,如“電腦為什麼會放出圖像和聲音”之類的問題,有些爸爸媽媽感到不好回答,但顧及顏麵,就想方設法,粗暴搪塞:“你隻要會用就行了,不用問那麼多。”這樣的態度暗示寶寶一個觀念:這些問題沒價值。或許,一個優秀的機械師就這樣夭折了。

好奇心是寶寶最豐富的心理活動,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起點,是寶寶強烈要求認識世界的表現,是其智慧人生的開始。寶寶的生活裏到處充滿著好奇,寶寶在這些千奇百怪的想象裏成長著。爸爸媽媽應該善待寶寶的好奇心,不可扼殺寶寶的好奇心。

本書就是一本專門回答寶寶各種怪問題的書,書內不隻提供參考答案,更主要的是,筆者和家長朋友們一起來探索,尋找到最佳的、最適合寶寶的方式。我們相信,有時候學到方法比獲得答案本身更重要!

本書告訴所有爸爸媽媽和其他家長們,點亮寶寶智慧人生,您可以這樣做:

回答未必正確,態度必須誠懇。

對寶寶的問題,爸爸媽媽是否有一個標準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回答的態度能否引導和滿足他的好奇心。所以寶寶提問時,爸爸媽媽不懂時不要輕易作答,更不要隨口否定,正確的方式是對寶寶說:“你覺得呢?我想聽聽你的看法。”簡短數語,就會激發寶寶用心去思索和探討,從而思考問題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你家裏有故事大師嗎?

好的家長必定缺少不了各種美麗的故事,而很多家長在孩子的促使下成為優秀的故事大師,每天可以給孩子講述很多故事。故事是一種口語化的文學語言,習慣聽故事可以豐富寶寶的知識,還可以起到增強注意力、豐富想象力、激發求知欲的作用。通過故事,把孩子的問題融合進去,在故事中尋求答案。故事說一半,讓寶寶自己編結尾;玩猜謎遊戲,給寶寶一些線索,引導寶寶不斷發問,直到問出故事的結局。如果你發現孩子創造了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結局,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你有一個故事大師!

創造更多試驗模擬的遊戲機會。

好奇心和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就是通過玩了解世界,在遊戲中成長起來的。根據寶寶好玩、愛動的特點,讓他們充分利用手邊的玩具,自己觀察、自己動手。如,寶寶自己用玩具火車模擬火車運行,上車、下車、檢票等,模擬遊戲讓寶寶去獲取知識,還可以讓寶寶自由設計遊戲規則等。

塑造良好的求知環境。

當這個新奇的世界逐漸展現在寶寶麵前時,爸爸媽媽要提倡孩子自己去咬咬、看看、聽聽、聞聞、嚐嚐、摸摸,對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予鼓勵,不要過多幹涉,但是一定要細心觀察,及時捕捉寶寶在動作過程中閃現亮點,啟發寶寶去尋找答案。

如寶寶在開玩具車時,問到為什麼輪子是圓的。這是個不錯的問題。爸爸媽媽可以做出一個方塊形狀的輪子,讓寶寶自己體會方形輪子的結果是什麼。這樣不但滿足和鼓勵了寶寶的求知欲,也幫助孩子在自己的活動中學習了知識和處理疑問的方式。

樂意做孩子的學生。

家長是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如果寶寶突然向你發問,要考考你,盡管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你也一定要認真思考應對,因為寶寶正在成長,需要爸爸媽媽給予的信心和鼓勵。即使真的被難住,也應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有不知道的問題。孩子和家長在互相考問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和寶寶的眼界都將得以豐富,知識得以擴展。對寶寶來說,這種活動就是一個可愛的遊戲,既能滿足他的求知欲,又有機會和爸爸媽媽就共同話題進行交流。

好奇心是孩子心智發展的關鍵動力。因為好奇,孩子逐漸接觸新鮮事物而變得聰明,因為敢於向陌生事物挑戰而走向成熟。而我們家長所能做的就是:寬容,細心,提醒,和孩子一起成長。這也是寫本書的目的: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在孩子的提問中成長起來。

作者西西於北京/豐台

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