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格格媽帶著格格在院子裏遛彎,突然跑出來一條寵物狗,從格格身邊奔過去。格格猛地看到一個毛茸茸的東西跑過去,嚇得撲到媽媽的懷裏哭了起來。格格媽媽說:“格格不怕,是鄰居家養的寵物狗,你不去惹它,它一般不會亂咬人的。”格格心有餘悸,抽抽答答地說:“媽媽,人們為什麼要養狗呢?”
“常見的回答”
“他們喜歡狗就養了,你問那麼多幹嗎!”
“專家分析”
孩子害怕毛茸茸的寵物狗,尤其是沒有養狗的家庭的孩子,不想看到、碰到狗,所以會問出這個問題。在回答孩子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安撫孩子的情緒,保證孩子的安全,讓孩子不害怕、不緊張。讓孩子明白,寵物也是人類的朋友,能給人帶來很多快樂。同時,也要教孩子遇到寵物時怎麼辦。
常見的回答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以後如果有問題想問時也會考慮要不要問。容易讓孩子形成優柔寡斷的性格。
“消極的回答”
“問這個問題幹嗎?以後不要問這樣沒有意思的問題。”
“養了狗咬人啊,專咬不聽話的小孩子。”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別害怕,媽媽在旁邊會保護好你的!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還能陪我們玩呢!媽媽小時候就養過狗呢,狗狗一點都不可怕。碰到狗狗的時候,不要亂跑,找個安全的地方保護自己就可以了。”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別擔心,媽媽就在你的身邊呢!你不亂跑就不會有事的。鄰居養狗狗,是為了和狗狗一起玩。你看狗狗是不是和它的主人在玩呢?它有沒有咬它的主人呢?是不是很安全啊……”
快樂承諾型-“寶貝兒,別害怕,狗狗是路過,我們站好不亂跑就可以了。姥姥家有一隻可愛的小狗,會打籃球,我們找個時間去姥姥家看看好不好?”
溫情委婉型-抱著孩子說:“寶貝兒,別怕,有媽媽在你身邊呢!鄰居養狗狗,是因為狗狗是他的好朋友,就像是他的家人一樣,不用害怕,也不要亂跑!”
“溫馨提示”
孩子對陌生的動物會有天生的恐懼感。正視孩子的恐懼,讓孩子明白事情的真相,指引孩子正確地認識周圍的世界,孩子會順利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