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琰琰都快3歲了,其他方麵都好,就是不願意吃飯。體重不達標,不管怎麼哄都不肯吃。就算是吃一兩口也都是含在嘴裏好久才咽下去,吃半碗飯至少要一個小時。琰琰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會問媽媽:“為什麼每天都要吃飯呢?”
“常見的回答”
“不吃飯怎麼行呢?不吃飯就會餓的!”
“專家分析”
孩子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他不想吃飯。不少孩子有挑食、厭食的問題,究其原因,往往是家長縱容嬌慣所致。比如:家長追著孩子喂飯、孩子飽了還要強喂、零食沒有節製、飯前批評孩子、經常嘮叨孩子吃飯吃得不好、運動量不夠等。要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就要鼓勵孩子多活動,保證孩子身體有饑餓感;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飯前心境;控製零食;鼓勵與榜樣相結合;饑餓法等。孩子一兩頓不願意進食,身體沒有異常,那就說明孩子真的不餓,不必強求,不妨讓其離開飯桌,去搭積木,看畫書等,這樣下頓飯孩子必能香噴噴地吃。
常見的回答會讓孩子不能理解。現在很多孩子都沒有體驗過饑餓感,根本不知道饑餓為何物。
“消極的回答”
“不吃飯就不要你了!”
“你不吃飯,警察就會來抓你,把你關到監獄裏去!”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吃飯身體才能吸收營養,才會強壯啊!你看媽媽,是不是很結實呢,就是因為媽媽吃飯吃得好,也不會生病!快來吃吧,快點長得像媽媽這麼高大!”
“舉一反三”
引導選擇型-“飯很有營養,小孩子吃了才會長得高,你吃一碗還是吃兩碗?”
樹立榜樣型-“你喜歡警察叔叔,願意當警察嗎?吃得飽飽的,身體棒棒的,長大了才能當警察。”
溫情傳遞型-“火車來囉!裝了很多貨,快來接貨呀!張開大嘴,啊!成功囉!寶貝兒,你真棒!”
“溫馨提示”
孩子的吃飯問題很多家庭都會碰到!很多孩子都曾經這樣!所以,請你不要擔心。想想自己,什麼時候最有食欲呢?什麼時候吃飯最香呢?要是你剛好運動過後肚子空空,要是你正好發現飯桌上是你最愛吃的糖醋排骨,要是有幾位食友和你一起大塊朵頤……帶孩子一起準備飯菜,就餐時多給孩子鼓勵,比賽誰第一吃完飯,學習收碗等……這一切都會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一件“大事”,他已經長大了,足以做家長做的事情了。這樣,孩子會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