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2歲的豆豆早上起床,發現以前很早就上班去的爸爸還躺在床上睡覺。豆豆問媽媽:“為什麼爸爸今天還不去上班呢?”媽媽告訴他,今天是周末,爸爸周末休息不用上班。豆豆很好奇地問:“為什麼周末不要上班呢?”
“常見的回答”
“周末當然不上班啦,怎麼這個簡單的問題都要問呢?”
“專家分析”
家長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在家長眼裏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孩子會去思考,還會提出問題,要家長解釋。每到這個時候,就會讓人感歎上天給孩子的這個禮物-好奇。好奇心讓孩子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世界,也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長大。
常見的回答會令孩子產生自卑情緒,同時也會覺得和家長溝通不順暢,以後會減少或不和家長交流。
“消極的回答”
“怎麼爸爸的事情你也要管呢,真是個多事簍啊!”
“你自己起床就行了,不要說話!”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爸爸上班很辛苦,所以爸爸的公司就讓員工周末休息,這樣到了工作日才有精力好好工作,就像我們晚上要好好睡覺,白天才有力氣去玩一樣!”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爸爸如果每天都上班,不休息,會不會很累呢?每個禮拜休息兩天,就能讓爸爸不累了,那樣爸爸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工作呢?”
行為誘導型-“寶貝兒,爸爸上班很忙也很累,周末不上班才能休息放鬆。為了讓爸爸休息,我們出去散步好不好?”
表達關心型-“寶貝兒,人要是不停地工作,就容易生病!所以工作一段時間就要休息一下,周末就是休息的時間。我們今天陪爸爸去動物園玩,好不好?”
“溫馨提示”
爸爸們平時都很忙碌,缺少時間和寶寶一起玩。周末到了,就讓爸爸、寶寶一起玩吧!寬容、幽默、嚴厲的爸爸,會給寶寶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