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為什麼要在早上鍛煉(1 / 1)

“情景再現”

3歲的小葉子喜歡早起。每天早上,媽媽都會帶小葉子去門前的廣場玩。廣場上經常會有一些老頭老太在鍛煉,有的練劍術,有的練太極,有的跑步。小葉子很好奇,問媽媽那些爺爺奶奶們在幹什麼。媽媽告訴她爺爺奶奶們在鍛煉。小葉子好奇地問:“為什麼要在早上鍛煉呢?”

“常見的回答”

“人們早上才有時間鍛煉嘛!”

“專家分析”

我們知道,早晨六點鍾到八點鍾,空氣較為混濁且人剛從睡眠狀態醒來,適合做些少量的有氧運動,比如做操、練太極、劍術等。適當地活動筋骨,可以使身心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態。長期進行早練,可以讓身體健康,強壯有力。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參與早練,為其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常見的回答過於片麵,且未能很好地利用孩子提問的機會引導孩子一起鍛煉。

“消極的回答”

“想什麼時候鍛煉就什麼時候鍛煉,這是什麼問題?”

“早上就是要鍛煉嘛,怎麼那麼笨啊!”

“合理的回答”

“早上鍛煉身體,會使身體長得很強壯,不會生病!寶貝兒,我們也一起來鍛煉好不好?媽媽來教你做操!”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早上鍛煉身體會讓人身體健康。如果很長時間都不鍛煉,身體會怎麼樣呢?很可能會生病的!寶貝兒,我們也一起跟著爺爺奶奶們學習鍛煉身體好不好?”

樹立榜樣型-“寶貝兒,早上鍛煉身體才不會生病!媽媽會做一套操,做給你看,你要在後麵跟著我學啊!”

相互競爭型-“早上鍛煉身體好啊!你看那群爺爺奶奶們練的那個操,看起來很難學,我們一起來學,看誰先學會好不好?”

“溫馨提示”

不少人認為,教育孩子就得付出巨額的金錢。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有時候幾乎不花一文,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試試,用心在生活中尋找教育孩子的機會,利用好“機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