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痰為什麼不能吐到地上(1 / 1)

“情景再現”

軒軒不知從啥時起突然喜歡吐痰。先是偷偷地吐到地上,沒人發覺,膽子慢慢大了起來。在幼兒園也往地上吐痰,老師告訴了軒軒媽媽。當媽媽追問軒軒吐痰的原因時,軒軒說:“看見爺爺有時吐痰吐到地上,我跟爺爺學的。”原來,軒軒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老人溺愛孩子,不去控製孩子的行為,更沒想辦法來幫他改正。有時軒軒亂吐痰,爺爺奶奶覺得好玩,還在一邊大聲笑,這更加劇了孩子亂吐痰的行為。媽媽告訴軒軒,吐痰不能吐到地上。軒軒很詫異地問:“痰為什麼不能吐到地上呢?”

“常見的回答”

“把痰吐到地上,警察會來抓你的!”

“專家分析”

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從幼兒期開始培養,孩子最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孩童時期,對周圍環境十分敏感,極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響,並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形成一些定型的概念並逐漸養成行為習慣。所以家長自己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孩子做好榜樣。

常見的回答會給孩子帶來恐懼,因為害怕而不再亂吐痰。可是這也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陰影,甚至使孩子一看到警察就害怕,害怕因為自己吐痰了警察來抓他。

“消極的回答”

“我說話你聽就是了,哪來那麼多的問題!”

“閉嘴!以後不許這樣做了!”

“合理的回答”

“把痰吐到地上是不衛生的習慣,就像亂扔垃圾一樣。以後有痰,就吐到垃圾桶或紙巾上!”

“舉一反三”

循循善誘型-“把痰吐到地上,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如果人生病的話,痰裏會有細菌,吐到地上會讓別人也被細菌感染。你要不要那樣做呢?好,我們以後帶好紙巾,有痰就吐到紙巾上,然後扔到垃圾桶裏!”

設身處地型-“把痰吐到地上,會讓地很髒,也容易傳播疾病。如果看到別人把痰吐到地上,你會不會喜歡呢?那我們也不要那樣做。有痰的話把吐到紙巾上,放進垃圾箱裏!”

溫情傳遞型-“寶貝兒,把痰吐到地上,連好看的磚也變花了你說是不是?磚也喜歡幹淨,這樣髒磚會難過,會哭的!我們幫幫它,以後把痰吐到紙巾上,扔到垃圾桶裏!”

“溫馨提示”

家長注意啦!你就是孩子的榜樣,所以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知道,不知不覺中,孩子就會成為另外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