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我不知道怎麼跟小朋友們玩怎麼辦(1 / 1)

“情景再現”

樂樂已經6歲了,她從小與別的孩子玩的時候就很謹慎。樂樂非常願意與別的孩子玩,但是不知道怎麼與別人玩,連比她弱小很多的孩子都欺負她。樂樂為了和別的孩子玩,甚至追著別人,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討好對方,而且自己的東西隻要一下樓就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她也不在意。樂樂媽媽很犯愁,樂樂自己也很不自信地問:“媽媽,我不知道怎麼跟小朋友們玩,怎麼辦?”

“常見的回答”

“玩還不簡單嘛,你怎麼那麼笨!”

“專家分析”

玩對孩子是很重要的,在玩耍過程中,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方向、空間、時間的概念,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玩耍還可以促進他們創造力的開發,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同情心、社交能力和平衡感。現代的獨生子女很多,也有不少孩子不會跟其他小朋友玩。

一些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小,擔心孩子在與人發生衝突時,自家的孩子吃虧,於是當孩子在戶外活動時,時刻不離孩子左右,限製了孩子的社會性交往能力的發展,殊不知,孩子們正是在相互摩擦中增長智慧。“讓孩子教育孩子”,使他們在相互交往中獲取社會生活的經驗,學會如何控製和調節自己的行為,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消極的回答”

“不就是玩嘛,你過去跟著玩就是了。”

“你怎麼那麼不爭氣,現在蠢得連玩都不會了。”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你跟爸爸媽媽都玩得很好,跟其他小朋友肯定也能玩得很好的!媽媽相信你!你隻要大膽地跟小朋友交談,慢慢地就會跟小朋友玩啦!”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怎麼不會跟小朋友玩呢?你跟小朋友玩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呢?我們一起來解決吧。你看你跟媽媽就玩得很好,所以跟小朋友也一定能玩得很好的!”

快樂承諾型-“果真是這樣的嗎?媽媽上次還看到你和隔壁的隆隆玩得很好呢!不用擔心,多和小朋友說話,慢慢地就會跟他們玩了。媽媽堅信你這一點。”

溫情傳遞型-“寶貝兒,你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問題嗎?不要著急!我們慢慢來。多出門,多跟小朋友聊天,有問題多問他們,有事情多跟他們商量,這樣你很快就會跟他們玩了。”

“溫馨提示”

掌握交往方法是獲得交往成功的基礎。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正確的交往方法,例如:教育孩子在和小朋友交往時,要友好協商、禮貌相待,不逞強逞霸。平時,要教育孩子樂於助人、關心父母、關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