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為什麼要握手(1 / 1)

“情景再現”

今天,兩歲半的魚魚跟媽媽去見媽媽的同學,媽媽一見到阿姨和叔叔們,就一一和他們握手。魚魚心裏很納悶,為什麼媽媽要和她的同學抓住手搖晃。等媽媽抱著魚魚的時候,魚魚就問媽媽剛才跟同學是幹什麼。媽媽告訴他這是握手。魚魚問:“你們為什麼要握手呢?”

“常見的回答”

“這是一個見麵的禮儀。”

“專家分析”

握手是在社交場合中,相互見麵和離別時,以及在相互介紹時表示熱情、禮貌、致意的常見禮節。一般是先打招呼或點頭示意,然後相互握手、寒暄致意。

孩子問到這個問題,正好可以對他進行社交禮儀教育。

“消極的回答”

“小孩子安靜,別問這些傻問題!”

“我們是在‘打架’呢!”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握手是一個社交禮儀,表示你對對方很禮貌、熱情。就像媽媽平時教你和小朋友握手一樣。”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這是我們待人禮貌、熱情的一種禮儀。你想想看,還有什麼禮儀可以表示友好、禮貌呢?微笑著打招呼是不是呢?”

快樂感染型-“握手是向別人表示你尊重他、對他熱情。你今天表現很好,很乖,媽媽恭喜你,來,握握手吧!”

溫情傳遞型-“寶貝兒,握手是表示熱情、友好的一種禮儀!就像早上去幼兒園要向老師問好一樣,是一種經常用到的禮儀。”

“溫馨提示”

孩子的很多社交禮儀,都是在生活中學會的。家長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及時給孩子這方麵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