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咪咪已經兩歲半了,經常跟媽媽去公園散步。今天天氣真好,太陽暖暖的,微風徐徐而來。咪咪吃過早飯就嚷著要去公園了。咪咪媽媽帶著她去草地那邊散步,正好看到工人叔叔在割草。咪咪覺得很奇怪,問:“媽媽,公園的草坪為什麼要割掉?”
“常見的回答”
“割草是為了讓草坪長得更好啊!”
“專家分析”
公園為了控製草的長度,增加草坪的美觀效果,促進草盡快分蘖,使草坪更密實,都會采取割草的方式。割草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體驗草的清香,觀察工人割草,學會尊重勞動。
“消極的回答”
“草就是要割的嘛!”
“你看就是了,怎麼那麼多話呀!”
“合理的回答”
“割草是為了讓草坪更綠,更好看。寶貝兒,像媽媽一樣深呼吸,好香啊!”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我們想想,為什麼工人叔叔會割掉草呢?草被割掉會不會再長呢?我們每天都來看,觀察草坪會不會再長好不好?”
學習求助型-“媽媽想是不是為了讓草坪長得更好呢?我們問問工人叔叔好不好?”
溫情感恩型-“寶貝兒,割草是為了讓草坪長得更好,讓草綠的時間更長!工人叔叔好辛苦啊,我們跟他說聲謝謝好不好?”
“溫馨提示”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感謝,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孩子一生的智慧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