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靚靚是個好奇的寶寶,碰到什麼事情都要問個為什麼。靚靚媽媽說買本《十萬個為什麼》都不夠她問的。這不,今天靚靚媽媽帶靚靚去醫院體檢,上電梯的時候,電梯司機給大家開電梯。靚靚看了很好奇,因為她住的小區電梯沒有專人開。出了電梯,靚靚就開始發問:“媽媽,電梯為什麼要有人開呢?”
“常見的回答”
“人多的地方當然要配司機啦!”
“專家分析”
現在絕大部分醫院都安有旁開門式電梯供傷病患者使用。根據電梯使用的相關規定,醫院的旁開門式電梯必須安排專人值守。不少小區物業也會給電梯配備專門的司機,以保證業主的安全。可是有部分地方使用電梯並不會配司機,也沒有相關的警示語。孩子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可以趁機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以免孩子不會使用電梯發生危險。
“消極的回答”
“醫院就這樣規定的。”
“我也不知道,幹嗎老問這麼些問題來為難我?”
“合理的回答”
“你觀察得真是很仔細呀!醫院的電梯是旁開門式電梯,主要是運送傷病患者使用的,為了保證患者的安全,會有電梯司機專門管理。”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媽媽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吧,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為什麼醫院的有司機吧。你先說說看。”
快樂承諾型-“寶貝兒,這個問題可真是難住媽媽啦!我們回家一起找答案好不好?”
共同探索型-“媽媽認為是為了保證病人的安全,你覺得呢?回家我們再找找答案!不過,坐電梯是要注意很多細節的,比如不要撥門,也不要在電梯裏跑來跑去……”
“溫馨提示”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不要壓製孩子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