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媽媽,我可以開公交車嗎(1 / 1)

“情景再現”

棵棵爸爸給棵棵買了一個好看的小銅鼓,很有趣,心想棵棵一定會喜歡。棵棵從幼兒園回來,一眼就看到了,沒想到他居然一臉的不高興。他問:“這是誰的呀?”棵棵媽媽對他說:“這是爸爸買給棵棵的呀!”接著棵棵雙手舉起小銅鼓就摔在了地板上。棵棵媽媽一臉吃驚地問棵棵這是怎麼回事。棵棵很生氣的樣子,說:“棵棵喜歡汽車(玩具汽車),不喜歡銅鼓!”然後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開公交車嗎?長大以後我要開公交車。”

“常見的回答”

“幹什麼不好,要當窮開車的。”

“專家分析”

孩子很小時,家長經常會問孩子:“你長大了要做什麼?”當孩子稚氣地說,做科學家、藝術家等等,那時家長會笑一笑,心想:我的孩子真有誌氣。可是一聽到孩子要做普通的工作,比如當司機、當清潔工,就會立刻糾正孩子,要他們有更高的目標。孩子將來做什麼,他自己會選擇,家長不必著急為孩子拿主意。

“消極的回答”

“當醫生多好,幹嗎要去開破車呀!”

“你這麼小就沒出息,長大後能幹啥呀?”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開公交車很好啊!可是你知道嗎?開公交車可是要學好本領才能開的喲!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很不錯的主意啊!不過,你知道開公交車要什麼本事嗎?”

快樂承諾型-“當然可以啦!到時候我們都去坐你開的車喲,所以,你一定要學好本事喲!”

溫情激勵型-“寶貝兒,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目標呀!當公交車司機需要很大的本事喲,寶貝兒,你一定可以做到對不對?”

“溫馨提示”

給孩子自由,是給孩子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