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9章 為什麼會刮風(1 / 1)

“情景再現”

郭郭已經五歲半了,對自然很感興趣。今天是周末,爸爸媽媽帶著郭郭去公園放風箏。他們來到公園,已經有不少爺爺、叔叔們在放風箏了。郭郭趕緊催促爸爸媽媽拿出風箏,然後開始放風箏。在爸爸的幫助下,郭郭的風箏也飛上了天。看著風箏在空中迎風飛翔,郭郭問:“爸爸,為什麼會刮風呢?”

“常見的回答”

“這個是常識,天會刮風也會下雨呀!”

“專家分析”

風的形成是空氣流動的結果。風就是水平運動的空氣,空氣產生運動,主要是由於地球上各緯度所接受的太陽輻射強度不同而形成的。在赤道和低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大,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度強,地麵和大氣接受的熱量多、溫度較高;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小,日照時間短,地麵和大氣接受的熱量小,溫度低。這種高緯度與低緯度之間的溫度差異,形成了南北之間的氣壓梯度,使空氣會做水平運動,風就產生了。

“消極的回答”

“你誠心拿這樣的問題來難為我,太不尊重長輩了。”

“笨蛋,這樣的問題也好意思拿來問!”

“合理的回答”

“刮風是因為空氣在運動。你知道風可以用來做什麼嗎?”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空氣運動就形成了風。寶貝兒,你想想看,我們放風箏要風吧!沒有風風箏能飛上天嗎?”

快樂承諾型-“寶貝兒,這是空氣在運動呢。你知道嗎?風可有用了,能幫我們把風箏送上天,還能發電,飛機起飛也離不開風呀!”

溫情傳遞型-“寶貝兒,這個問題爸爸也不知道!我們回家之後再找答案好不好?現在我們閉上眼睛來享受風的溫柔吧!”

“溫馨提示”

刮風不一定是飛沙走石,風有溫柔的一麵。教育孩子,也需要像風一樣,溫柔、有耐心,還要像風一樣,能夠包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