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了了家裏常備了幾個溫度計。了了身體略有變化時,媽媽總會拿出溫度計放在了了的胳肢窩裏麵。冷冰冰的溫度計雖不大,但是弄得胳肢窩很難受。了了不喜歡這個東西。可是媽媽卻在家裏準備好幾個,把它當作很好的東西。
當了了漸漸長大了,他終於忍不住了,問媽媽:“幹嗎老量體溫啊?我生病了嗎?
“常見的回答”
“量體溫是為了看看你的身體有沒有生病。”
“專家分析”
麵對孩子的問題,家長總會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多。好在家長有不斷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機會。隻要家長們願意學習,不武斷、不粗魯,孩子長大後是會感謝家長的。
醫生告訴我們,量體溫是醫生診斷病情的一個重要依據,因為正常人的體溫是在37℃左右,如果超出很多的話,身體就可能會有感染存在,醫生就要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進行治療。而有經驗的媽媽,為了節約時間,提前知道孩子身體變化情況,也會自己去給孩子量體溫,以便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
如果孩子喝水不夠多,媽媽可以讓體溫計告訴孩子,寶寶該喝水了。
“消極的回答”
“別廢話,要你量你就量。”
“體溫計是有點涼,量完給你獎勵好吃的東西,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
“合理的回答”
“身體正常的溫度是37℃,如果太高了可是有危險的,來,讓我們看看身體發生什麼事情了!”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你知道為什麼要量體溫嗎?量體溫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來,媽媽給你夾上,慢慢跟你講!”
提供選擇型-“寶貝兒,量體溫隻要五分鍾,你想要媽媽給你量5分鍾,還是要量10分鍾呢?”
溫情傳遞型-抱著孩子說:“寶貝兒,你身體裏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知道嗎?你不知道吧?媽媽也不知道。我們請體溫計幫助我們看看吧!”
“溫馨提示”
體溫是孩子健康狀況的重要晴雨表。測體溫時,要讓孩子學會快樂的配合。遇到孩子不配合時,不要強行量體溫,以免體溫計斷裂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