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適當引導注意力(1 / 3)

現代注意力經濟特別強調這一點,認為誰獲得了人們的注意力,誰就獲得了經濟財富。因此廣告業的發達就呈現了必然性,廣告效應的力量就不得不為人們所認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如何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靈活運用自己的注意力就成了我們必須著重思考的問題。而對於正在念書的孩子來說,這一點也至關重要。

從生理學、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孩子的年齡特點又使得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能很長;同時由於孩子認知結構的特點,其注意力集中的範圍也是有限的。經驗告訴我們,在智力水平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學習的效果往往與孩子注意力指向的合理性及集中程度正相關。

最近的研究習慣上按孩子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重點所指向的方向分為過程學習和結論學習。兩種不同的注意力指向,事實上就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區別,結果就會導致孩子或者是能力的提高,或者是隻具備應付眼前考試的一般能力,不具備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大量的現象是,無論在哪一學科的學習中,都有為數不少的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的結論上,和某一個具體的知識概念上。而且結果常常是注意力指向結論的孩子往往還能夠獲得較好的成績,這就進一步強化了孩子不願意分析問題過程的意識,個別孩子甚至拚命記結論。

關於注意力的分配,更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特別是老師的導向作用。老師注意力的指向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之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注意力指向是否正確合理,決定了孩子注意力的指向,並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效果。教師如果把教會某一具體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唯一目的,必然在不知不覺中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結論上。相反,將孩子注意力引導到注重過程的學習,則必然使孩子得到發散思維的培養訓練。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檢測學習效果時一定要注重對過程的分析、推理,通過對過程的分析得出結論。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注重過程,孩子也會自然地養成過程意識,養成主動分析的習慣。

第一節 靈活運用注意力

對於孩子來說,靈活運用注意力是很重要的。當然,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是注意力缺失但是偶爾也會遭遇注意力不集中情形,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缺乏動機、缺乏興趣,一個人倘若對功課既無興趣,也感受不到學習的意義,這時要集中注意力是不可能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家長可以想方法來解決。一般情況下正確的對策是,讓孩子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興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做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對那些自己還缺乏理解和興趣的科目,該怎麼辦呢?我們還是必須要研究它、學習它。

怎樣才能對於乍看之下不感興趣的功課集中起注意力呢?

可以有幾種辦法,一是利用期限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在做每一門功課的時候,可以首先給自己設置一個期限,要求自己在什麼樣的時間裏完成什麼樣的任務,這樣就能集中精神完成不感興趣的學習。其次,對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隻需考慮最後時間,規定自己要在什麼時候必須開始學習這門課。然後最後時間一到,就強迫自己必須去完成它。最後,設置幾個中間站,在完成一定任務之後,允許自己放鬆一下,這樣,時時刻刻都會處於精力充沛之下。在學習過程中,設置幾個中途終點,則能防止過於疲憊。

二是應用報酬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可以給自己定個獎賞,作為學習的報酬,即規定做完什麼之後要去放鬆一下,聽聽音樂、散散步之類,這個報酬,可以依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訂立。

三是利用代換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以其他事情來緩解精神。無法集中精神時,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在考試的時候無法進入狀態。如果是語文,可以先寫作文,或者先做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題目,因為感興趣,所以會很快投入。投入之後再去做別的題目,就不會有分心的事情發生了。這樣做可以消除雜念,穩定情緒,從而集中注意力。其次,在學習之前,可以慢慢地進行各種準備,通過一些簡單的機械的動作來放鬆心情。同時做好了準備工作,可以緩和心情、排除雜念,幫助你集中精神。最後,先做喜歡的事情並徹底做完,則對討厭的事情也容易集中精神。

四是應用愉快經驗集中注意力。如果能在學習上體驗到成功的滋味,便會給我們帶來愉悅,這種愉悅會讓我們保持集中,可以讓我們接受不願意做的事情。這其實是通過成就感來增強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五是化整為零法。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小目標,這樣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和顧慮,而且每個小目標完成的時候還會有成就感,從而刺激自己更好地完成下一個目標。

六是善於用心理因素集中注意力。可以在無法集中的時候坐下來,慢慢地把沒處理的雜事記在備忘錄上,搞清楚自己有多少事情沒做,這些事情要不要緊,想清楚之後則心理上就會感到輕鬆。

要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學習,必須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而不要單純隻為別人活著。再則,摒棄依賴心理,方能全力以赴。自己能夠獨立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去做,盡量不求別人幫忙,也不在乎別人幫不幫忙。如果壓根就沒想過要別人來幫忙的話,你在做某件事時,就會全力以赴,效率自然就高。

七是以形象控製來集中注意力。時常想著自己學習時的形象,相信自己學習時的形象能加強注意力。

八是不在難點上停留。聽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出現任何不理解的環節,不要總在這個環節上停留。這一點不懂,沒關係,接著聽老師往下講課。很多時候,你在研究一個事物的時候,這個問題你不太理解,不要緊,你接著往下研究,然後很可能就在後麵找到了想要的答案。再比如,在你讀一本書的時候,這個點不太理解,反複思考還是沒有結果,沒關係,放下來,接著往下閱讀。通篇讀完之後往往就能夠理解了。

當然,培養做事情的注意力、運用注意力的手段不僅僅是這些,需要我們發覺和嚐試的還有許多,它們也不是獨立發揮作用,而是需要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的。所有的方法隻有靈活運用,在恰當的時候運用恰當的方法,才能使注意力發揮最大的功效,達到提高學習質量和良好心理素質的目的。

第二節 手眼並用話學習

這裏的手眼並用指的是各種器官,各種感官,而不僅僅限於手和眼睛。感覺器官一般指眼、耳、身等。它們都具有特殊的生理結構和機能,能分別接受外界的不同刺激而產生視覺、聽覺、觸覺等不同感覺。

這種方法,主要的目的其實在於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所學習的東西上麵。參與的器官多了,想走神不容易了,注意力就集中了。

同學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學習方法。既不能光看不寫。也不要隻寫不讀。隻有手眼並用,讀寫結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則,拿記憶來說,記憶的時候如果能夠手眼並用就能大大地提高效率,使正在被記憶的內容更加牢固地被記住。研究表明,視聽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得多。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大腦要記憶一些信息,必先接收這些信息,接收信息我們一般有觸覺、聽覺、視覺等,很多時候我們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單一的,比如聽課的時候我們一般用的是耳朵。而事實上,如果在接收信息的時候能在各種器官中留下痕跡,那麼遺忘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很多,就算是聽覺裏留下來的忘記了,那麼在觸覺裏留下的還可能會存在,集中感覺融會貫通,忘記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小。因此,我們把這種有多種感知覺參與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

中國古代就對這種方法深有體會。宋代學者就有一句名言說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這裏先不說其他的渠道,單是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就不再是簡單的相加,人所能記住的內容已經能成倍增加。多通道記憶法動員腦的各部位協同合作,來接收和處理信息。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其效果最為顯著。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視覺、聽覺、感覺等全部用上的話,孩子要想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困難,在這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要學習好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