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我國就有“窮養男兒富養女”的說法。在這裏,窮養是指父母對男孩要嚴格要求,不要借著優越的環境,對男孩嬌生慣養。要知道,隻有吃過苦、受過委屈、體會過艱辛的男孩才會更有出息。
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就把艱苦樸素當成了曆史。於是,他們就為下一代的揮霍、浪費找到了充足的理由,認為“再苦也不能苦了男孩”。殊不知,許多男孩就是這樣越來越不懂得尊重財富,也就是這樣逐漸喪失了創造財富的能力。
在中國,“再窮也不能窮男孩”不隻是一句口號,而且作為一種潛意識,它已滲透到許多父母的骨髓裏,成為父母言傳身教的一種自覺行動。結果造成這樣一種狀況,無論是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還是經濟條件很一般的家庭,很多家長對男孩們的消費支出都是非常慷慨的,不少男孩成了名副其實的“闊少爺”。於是,這些男孩普遍不知父母的艱辛、掙錢的不容易。他們大肆浪費,一點也不尊重財富。
麵對這種情況,很多父母會這樣說:“我自己累成這樣,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嗎?我可不能讓男孩再吃我們吃過的那些苦日子了。”所以,積攢了大量財富的父母,就把自己的財富放到男孩的麵前說:“孩子,你喜歡什麼就買什麼,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這樣的父母是非常愚蠢的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隻能教出揮霍、嬌氣的男孩。
男孩們的這些做法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對於男孩的未來成長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需要一定的財富來支撐。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社會裏,男孩不尊重財富,必然會漠視財富,而漠視財富的人,無法正確地運用財富去打理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這樣的人往往難以成為強者。
在動物界,狼是強者,但是狼非常尊重財富和食物。在狼的一生中,也有不少斬獲頗豐的時候,運氣好時,二三十隻狼可以殺掉五六百匹馬,可以全殲上千隻黃羊。但不管斬獲多麼豐厚,它們都錙銖必較,毫不浪費。在雪原上,狼捕殺大群黃羊以後,通常會先飽吃一頓,然後把剩下的黃羊叼到雪坑裏埋藏冷凍起來,等餓了的時候再來吃。在狼的詞典裏,永遠沒有“浪費”兩個字,它們不會隻顧眼前,它們的眼光其實很高遠。反觀我們的男孩,甚至不少父母,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差。
在一些餐館裏,客人們遺棄整盤或者大半盤菜肴的現象屢見不鮮;在一些家庭裏,每餐大碗大碗地倒剩菜剩飯的情景司空見慣;小男孩吃不完的零食隨地亂扔,更是平平常常的事……
雖然,許多父母都很清楚自己的錢財來得不容易,但是對於男孩在生活中鋪張浪費的行為,他們常常持寬容的態度。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是從苦難的經曆中走過來的,當年吃不飽,穿不暖,現在經濟條件好了,男孩也少了,不能再讓男孩重複當年的苦難經曆。所以,他們在物質上總是盡量滿足男孩,男孩們大手大腳地花錢。在“再窮也不能窮男孩”的思想影響下,很多男孩已經陷進了父母為他們挖掘的財富陷阱裏。
家長們應該還記得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尤其是男孩)。因為窮人家的男孩從小就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為了能及早改變這個狀況,他們都早早地開始學習求生的本領。但是,在富裕環境中長大的男孩,因為沒有壓力的緣故,所以生存問題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沒有壓力哪來的動力?拿著父母賺來的錢,男孩就漸漸學會了揮霍,就認為財富是揮之即來的東西。如果父母沒有及早改正男孩這樣的習慣,依然嬌寵男孩的話,那麼將來他們也不會懂得財富的價值和創造財富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