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說過:“卓越的人一大優點就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因此,當男孩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抱有一個樂觀的態度,懷有一種堅強的毅力。
悲觀、軟弱已經成為當代男孩素質的弊病。所以有關專家建議家長一定不要過度溺愛男孩,必要時要有意識地給男孩安排挫折教育,培養起男孩樂觀的態度和堅強的毅力,以此來提高男孩的應對能力。
一個14歲少年,與家長發生了衝突之後竟然在一怒之下買了一瓶安眠藥。回家後,猶豫了半個小時,但他發現父母並沒有關注他的情緒。於是,這個少年就產生了一個“不管我,我就偏要死給你們看”的念頭,服藥自殺。
心理專家分析,這類自殺行為的根源在於目前的獨生子女缺少挫折經曆以及麵對挫折的樂觀態度和堅強毅力。這樣的男孩,一旦遇到突發性的問題,就會難以承受,甚至逃避現實,結果他能想到的第一個解決問題的念頭就是用自殺來結束這一切。
讓男孩明白,現實生活中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困難也有挫折,讓男孩以平常的樂觀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堅強豁達的態度去對待學習中的暫時失敗,做到得失皆坦然。因為,隻要有了樂觀的態度,就會增強擊敗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1914年12月的一天深夜,愛迪生的實驗樓突然起火,火光衝天,很快就被燒成了一片廢墟。他的製造設備被一場大火嚴重毀壞,他研究有聲電影的所有資料和樣片也都統統化為灰燼。這次,他損失了大約100萬美元和絕大部分難以用金錢來計算的工作記錄。他的太太傷心地說:“多少年的心血,叫火燒了個精光,這可怎麼辦呢?”這位發明家雖然也很傷心,但他決不會在挫折麵前低頭,他寬慰太太說:“不要緊,別看我已經67歲了,從明天早晨起,一切重新開始。”第二天早晨,愛迪生和他的太太在埋葬著他多年勞動成果的灰燼旁散步,他再一次樂觀地對他的太太說:“災難有災難的價值,我們的錯誤全部燒掉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
愛迪生的成就實在令人佩服,但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麵對挫折的勇氣。人生旅途,難免會有困難、坎坷或沉重的打擊。麵對這些,可以傷心,也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喪失麵對它的勇氣。
一個人的性格如何,跟他一生的發展、生活、工作乃至身體都有直接的關係。有一句話流傳很廣——性格即命運。人的性格由四方麵主要內容構成;對現實、對自己的態度,意誌,情緒,理智。它們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成為性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自然有優劣之分。好的性格,在這四個方麵的表現是缺一不可的。其中樂觀的態度和堅強的意誌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既能調控情緒,又能促進和保證理智的充分發揮。因此,培養男孩的樂觀態度和堅強毅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更何況,意誌品質並不是天生的。一個小男孩,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會表現出意誌品質的初步狀態。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意誌品質的各個因素發展很快。因此,必須從小抓緊意誌品質的培養。
培養樂觀和堅強的意誌品質,有助於培養男孩麵對挫折、困難、失敗的勇氣。讓男孩在艱苦的環境中能吃苦耐勞,麵對環境中不良因素的誘惑,有克製力和約束力。可以讓男孩堅持長跑,即使是在數九寒冬,也不要讓男孩放棄,一定要堅持。相信,隻要我們時時注意培養男孩堅強的毅力,男孩承受挫折的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時代在不斷進步,男孩成長的路上會障礙重重,家長一定要多看些教育男孩的書籍,培養男孩的抗挫折能力,幫助男孩走出挫折的困惑,讓他們樹立必勝的信念。要給男孩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鍛煉男孩擊敗生活中各種挫折的勇氣,讓男孩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