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教育男孩與人交往要真誠守信(1 / 1)

魯迅說:“誠信是為人之本!誠信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榮譽更具有時效性!”男孩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應該待人真誠守信,並時刻以此作為標準,不斷要求自己。

誠實守信,簡稱誠信,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質,在人的品德結構中居於核心地位。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誠實守信”曆來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當今社會做人的最基本的準則。為人處世,最講一個“誠”字,最重一個“信”字。離開了誠信,人就無法得到別人的信賴和尊重。在目前的社會生活中,強調誠實守信有著充足的理由。

第一,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日益強烈,而市場經濟的道德和法製建設則相對滯後,唯利是圖、坑蒙拐騙的違法行為大量滋生,其中最普遍的方式是欺騙。由此導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產生各種形式的不誠信行為,這些行為直接成為發展市場經濟的一種破壞力量。因此,加強誠信教育直接關係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

第二,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誠信不僅是個人的一種道德情操,也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質的基礎。“誠”意味著內誠於己,誠實做人、誠實做事、不欺騙;“信”意味著外信於人,表明人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誠信的品質滲透在生活的各個層麵,小到不說謊話,大到忠誠於自己的祖國,都是誠信的不同表現形式。其他的道德品質,如寬容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與人為善等,都離不開誠信的基礎。

第三,男在成長過程中,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強調誠實守信,不僅有利於他們形成誠信的道德品質,也有利於其他道德品質的成長發展。加強誠信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抓誠信教育並通過一定時期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全民族的道德素質,也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振興提供思想道德的保證。

培養男孩真誠守信的好品格,家長應該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家長對男孩要言而有信

小明是個懂事的男孩,爸爸答應小明,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就帶小明去上海遊世博。結果小明果真取得了好成績,然而爸爸對去世博的事卻聽而不聞。小明的內心一下子受到了傷害。

要培養男孩的誠信品質,做父母的首先要立表範,要對男孩言而有信才行。有時候,家長為了誘導男孩做某件事,總是輕易地許諾男孩某些條件,但是事後卻沒有兌現。受到這種不守信的暗示,男孩就會跟著效仿。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對男孩總是“說話不算數”,亂開“空頭支票”,父母在男孩心中的地位也就會大打折扣。

2.要男孩信守諾言

信守諾言是一種信義,而信義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就有一諾千金的說法。要讓男孩信守諾言,即使遇到某種困難也不要食言;自己說出來的話,要竭盡全力去完成。

對於那些沒有把握做好的事情,就不要輕易許諾。家長應該讓男孩了解,信守諾言,並不是要逞英雄,誇下海口。許諾隻在一瞬間,而實踐約定卻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一旦答應了別人,就必須實現自己的諾言。

3.肯定男孩的誠信言行

暑假的一天,小青的爸爸要帶他到叔叔家做客,小青特別高興,因為叔叔家的那條金毛犬是小青的最愛。正當小青收拾妥當,要和爸爸出門時,小青突然對爸爸說:“爸爸,我想我不能去了!”爸爸很吃驚地問道:“為什麼?”小青說:“我忘記了,小明今天要來咱家玩,我們都約定好了。”爸爸說:“沒關係,你明天可以找小明道個歉,然後再約時間!”小青說:“不行,我們已經約定好了,不見不散。如果我走了,就不是個信守承諾的人,小明該多失望啊!”爸爸一震,對小青說:“你做得很好,就這樣辦吧,講信用才是個好男孩!”結果,小明這天也沒來,然而爸爸依然誇獎了小青的行為,小青也認為自己做得對。

家長有義務教會男孩不應該因為別人不誠信而喪失自己的誠信原則。如果以不誠信來報複別人的不誠信,終究還是個不誠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