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教育男孩做一個正直的人(1 / 1)

茅盾說:“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正直就是要不畏強勢,敢作敢為,要能夠堅持正途,要勇於承認錯誤。正直意味著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可見,正直是作為一個紳士不可或缺的品質。

《弟子規》上有一句話:“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意思是所有的物品,雖然很小,可能隻是一顆糖果,但是不該你吃的,你就不能私自把它藏起來,占為己有。

上星期天,媽媽發現小明的書包裏多了一輛玩具小汽車。那是他最喜歡的動畫片《賽車總動員》裏的主角“閃電麥昆”。這樣的小汽車家裏已經有了一輛,媽媽立即問他是怎麼回事,小明見媽媽發現了,就跟她說了實話,原來是他在學校的操場上撿到的。媽媽說,在學校撿到的東西,應該交給老師,好讓老師歸還丟失這個玩具的同學。聽了媽媽的話,小明星期一到了學校,就把這個玩具交給了老師,老師也很快找到了丟失玩具的同學。

如果你私自把它藏起來,就是品德上有問題,會讓父母親感到傷心難過的。後來,小明知道了,所有的物品,就算很小,可能僅僅隻是一顆糖果,但是不該自己吃、不該自己用的,就統統不能私自把它藏起來,據為己有。媽媽也這樣教育小明,凡是不應該拿的,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在使用前應該都要征求主人的同意;經過同意之後,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同意,就私自把它藏到身邊,那就等於是小偷一樣,這樣做就不是一個正直的人。

家長要培養男孩正直的品性,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

1.重視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靈活,將來有好的前程,因此在開發孩子的智力方麵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這對孩子以後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障礙。因此,父母要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2.做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己不正,何以正人?”父母要從自己做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做一個正直的人:對同事、親友不說謊、不做假;在孩子麵前信守諾言,不為了達到某個短期效果而欺騙孩子;要敢於在孩子麵前做自我批評;不袒護、包庇自己的孩子;不在孩子麵前說別人的壞話等。父母要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3.利用文藝作品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

引導孩子多接觸一些培養道德情操方麵的優秀文藝作品,購買一些這方麵內容的書籍、評論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例,讓孩子逐步懂得,誠實正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求孩子從小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4.注重實踐

品德教育最關鍵的是實踐。父母應讓孩子多觀察參與周圍發生的事,然後和孩子一起評論,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

另外,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偶然表現出來的“不正直”的行為。遇到這種情況,父母要分析原因,製定教育方案,使孩子的品德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東漢時期有個孩子叫陸績,他很孝順。在他六歲的時候,有一天,江西九江的太守袁術請這個孩子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就看到陸績偷偷把桌上的橘子藏到自己的衣袋裏麵,結果孩子吃完飯告辭時,橘子就滾了出來。這個太守就批評他:“孩子,你這麼小,為什麼要私藏物品?”這時候陸績就跟太守說:“請太守息怒,您給我的橘子實在是非常好吃,所以我想把我應該吃的那份橘子省下來,好拿回去供養我的母親,讓她也品嚐一下,分享太守您這橘子的甘美。”太守聽了之後就非常高興,讚歎他的孝心。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陸績懷橘”,他的私藏不是私心,而是孝心,一定要讓孩子了解清楚。

因此,家長在發現男孩有似乎“不正直”的地方時,先不要盲目批評、訓斥,而應該搞清楚狀況,分析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以免對孩子造成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