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能隻有回去自查自糾了,他們肯定搞不明白這首歌是怎麼流傳出來的,想到這裏,楊晨踏實了一些,不就一首歌嗎,提前一點讓世人知道也不是什麼壞事吧。
現目前來說,楊晨要做的就是不解釋。
因為在這窮鄉僻壤,知道許巍存在的人根本就沒有。
作為這個時候的他們來說,知道謝霆鋒,知道黃家駒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資訊的不發達可見一斑。
因為許巍在發行第三張專輯之前,隻不過擁有一小部分受眾,全國人民認識他,還要幾年之後去了。
雖然許巍從1995年就出道,並寫了《執著》等膾炙人口的歌,但楊晨知道許巍還是在大三的時候,那一年許巍發行了第三張專輯《時光?漫步》。在舍友的推薦下,才認真聽了許巍,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地著迷。不論你是幸福還是痛苦,不論你是歡樂還是迷惘,你都可以在許巍的音樂裏找到慰籍。
楊晨就是從許巍的音樂裏挺過了許多孤獨的歲月。特別是這首《故鄉》!在這首歌裏,一個女人的圖像呼之欲出,那是茫茫人海之中他的女人,也是每一個人的女人。
每當唱起這首歌,或者這首歌從電腦裏想起,楊晨就會麵對楊夕有時候憂傷有時候幸福的麵容。
想起那些離別情景,那麼孤單。
不過,為了避免以後的麻煩,楊晨還是打算不教這首歌了,趁大家還沒怎麼有印象,楊晨用粉筆刷,三下五除二就把寫滿了一黑板的歌詞給抹得幹幹淨淨。
“喂,楊晨,幹嘛呢,寫好了為啥又給擦了!”下麵有人不明白就問道。
楊晨怎麼回答,“這首歌還沒發行呢,換一首吧!”這肯定不行。
“這首歌是寫愛情的,我看這個情況不太合適,還是換一首算了,大家沒記住吧!”楊晨現在最希望的就是大家對這首看過就會受到感染的歌詞不要存在太過深刻的印象。
“好好的,換什麼換嘛,換個什麼?”
“就換一首《兩天》吧!這首歌更適合我們這群迷茫的高中生對生命和生活的哲學思考。”
“沒搞錯吧,一首歌而已,上升到對生命的思考的程度了。”同學們感到有些詫異,這楊晨什麼時候成哲學家了。
沒錯,許巍的歌每一首都是對生命的思考,許巍就是被人稱為人文主義詩人,行者。他的歌,每一句詞、每一個音都充滿了對生活,對藝術,對人生的無限遐想。
“你們看了詞就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了!”楊晨說完就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天》,然後歌詞:
還是飛不起來
依然需要等待
你就這樣離開
帶著所有傷害
秋天還是秋天
依然美麗淒涼
還是飄飄蕩蕩
依然充滿幻想
我想飛還是飛不起來
我想飛在每個想你的秋天
我想飛在歌聲響起的夜晚
……
……
我想飛還是飛不起來
我想飛在每個想你的秋天
我想飛在歌聲響起的夜晚
我隻有兩天
我從沒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