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章 許巍(3 / 3)

一天用來出生

一天用來死亡

我隻有兩天

我從沒有把握

一天用來希望

一天用來絕望

我隻有兩天

每天都在幻想

一天用來想你

一天用來想我

我隻有兩天

我從沒有把握

一天用來路過

另一天還是路過

看著楊晨把歌詞寫完,下麵的人在竊竊私語了,楊晨安靜地聽著。

“楊晨,你這首歌的歌詞是不是太消極了些?一天用來路過,另一天還是路過,雖然意境很高遠,但我們應該唱一些積極向上的歌啊。”班長薑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意思是說,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思想是絕望,雖然絕望也是一種對生命的思考。

“不得不說,這首歌的確有一點點消極,但你們不認為這首歌的詞寫的很好嗎,一首歌的歌詞,被收入《中國當代詩歌文選》,你認為是什麼概念,這說明它已經是一首詩,而不是一首歌了。崔健大家都知道的吧,整個中國就崔健的《一無所有》和這首歌以歌詞的名義進入詩歌文選。而且,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對生命的悲鳴,但正是有了這樣的悲鳴,我們才能發現生命的真諦。”

“這首歌是誰唱的啊?”王真在底下問道。

“許巍,我這輩子最喜歡的歌者,行吟詩人!”楊晨一提到許巍就容易動情,那一年,他給楊夕唱了一晚上許巍的歌。他多希望唱一輩子。

下麵的人一片茫然,“許巍!沒聽說過!《一無所有》倒是會唱一點,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

“我先給大家唱一遍吧!”

其實清唱就失去了歌曲原本許多的味道,許巍的詞和他的曲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而且楊晨認為自己唱不出許巍那種沉痛感。

可惜,學校沒有卡拉OK,相信整個學校也沒有許巍的唱片,楊晨後世倒有所有許巍的專輯,但那又沒帶回來,帶回來的隻有自己的記憶。

作為農村中學和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音樂的認識最多停留在港台四大天王的層麵,對搖滾的認識是不夠的和片麵的,楊晨覺得自己在做啟蒙式的運動,可惜,這群大孩子被高考壓得喘不過氣來,誰還有多少心思去理解音樂和人生的關係。

唱歌隻為了舒緩一下疲倦的心情而已,如果音樂帶給人更多的是壓力和對未來的無限迷茫,那麼還不如讓自己淹沒在題海裏算了。

“太好聽了,趕快教我們唱!”下麵有人大聲吆喝。

楊晨唱許巍的歌還是有一定水準的,雖然隻是清唱,那是他對許巍太過眷戀的緣故。

花了一個小時,總算教會了一部分人唱這首歌。

“你還會許巍的歌嗎?”薑華像是受到了感染,對許巍這個人和他的音樂感興趣起來。

“會啊,我會他所有的歌!”

“那再唱幾首來聽聽!”

“下次吧,”楊晨覺得有些累,雖然唱許巍的歌是一種享受,但教人唱卻是另外一回事。

“不用教我們唱,你自己唱兩首來聽就行了!”

“那行吧,我就唱一首《在別處》專輯裏麵的歌,《樹》。

我站在夏日的黃昏,山之巔,身體迎著風飛舞……花開又花謝多少年,我依然,充滿幻想和期盼,我身上結滿了果實,可裏麵長的全都是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