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飲食平衡可防百病 (3)(1 / 3)

首先是富含鈣質的零食:含鈣華夫餅幹、冰淇淋、筒裝酸奶、麥片和水果混合物、酸奶拌麥片和香蕉、椒鹽餅幹塗奶酪等,這些孩子都可以吃,因為,鈣質有助於兒童健康成長和骨骼的發育。其次就是富含蛋白質的零食,如奶酪片、火腿、煮雞蛋、花生醬等。因為,在孩子成長發育期,蛋白質有助肌肉的發育,蛋白質還有益於抵抗病毒;還有就是富含纖維的零食,像摻入麥芽的酸奶和冰淇淋、全麥餅蘸豆沙、葡萄幹小麥片和牛奶。這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對健康大有好處,它們營養豐富,而且能避免孩子飲食過度,纖維還能減輕便秘的症狀。

對於巧克力,可能孩子都喜歡吃。可是,由於巧克力含糖和脂肪過多,這兩種成分飽腹作用都很強。如果在正餐前吃了巧克力,會影響食欲。另外,巧克力口感黏膩,含糖過多,經常吃,容易引起齲齒。不過,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孩子在出去活動之前吃一塊巧克力可以獲得足夠的能量,防止在運動時發生低血糖。而且,巧克力還有克服抑鬱、增強記憶力、提高免疫力、緩解精神壓力的功效,可以適當補充。巧克力還有一個特別的功能,即能預防感冒,因為巧克力獨特的氣味能促使免疫係統產生一種名為免疫球蛋白A的抗體,可以來對付感冒。說到底,無論是巧克力還是其他零食,關鍵一點就是吃的時候要適量,不能放縱孩子吃得太多。

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零食時要遵循幾個原則:含有高糖、高鹽、高熱量的甜食少給孩子吃,以防引起肥胖、蛀牙、高脂;含有色素、碳酸的飲料和膨化食品、醃製食品、油炸食物,也要少給孩子吃。餐前半小時要限製兒童零食,晚上不要多吃零食。目前在托幼機構實施的“三餐三點”,就是要在三次正餐外,給孩子適當加餐,增加一些零食,但主要是果蔬和乳製品等,不能因吃零食影響正餐。

可經常食用的零食: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麵包、全麥餅幹、豆漿、烤黃豆、香蕉、西紅柿、黃瓜、梨、桃、蘋果、柑橘、西瓜、葡萄、純鮮牛奶、純酸奶、瓜子、大杏仁、鬆子、榛子、蒸煮或烤製的紅薯、土豆、不加糖的鮮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適當食用的零食:黑巧克力、牛肉片、鬆花蛋、醬鴨翅、肉脯、鹵蛋、魚片、蛋糕、月餅、怪味蠶豆、鹵豆幹、海苔片、蘋果幹、葡萄幹、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鹽焗腰果、甘薯球、地瓜幹、果汁含量超過30%的果(蔬)飲料、乳酸飲料、鮮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每周1~2次)

限製食用的零食(每周不超過1次):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話梅糖、炸雞塊、炸雞翅、炸雞翅根、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幹、方便麵、奶油蛋糕、罐頭、蜜棗脯、胡蘿卜脯、蘋果脯、煉乳、炸薯片、可樂、雪糕、冰淇淋等。

家長在給孩子吃零食時需要注意的是:吃零食前先洗手,進食零食後要飲少量清水,防止蛀牙;零食分量要適可而止,切忌整天頻繁進食;看電視時不要吃零食;吃零食亦要定時定量,有規律地在兩頓正餐之間吃。另外,家長或長輩不要將零食作為獎勵、安慰或討好孩子的手段,讓孩子養成以吃零食作為“交換條件”的壞習性。因為長期以往,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獎勵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無形之中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認知感,這些食物是應該吃的,而且很好吃。

另外,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正餐與零食合理搭配,可選擇以下對策:盡量誘導孩童選擇未經加工處理的新鮮瓜果作為零食主體,迫不得已時應選擇不含食品添加劑或食品添加劑含量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少吃營養滋補品,兒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是通過一日三餐獲得的,而各種滋補營養品的攝入量本來就很小,其中對身體真正有益的成分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不要用甜飲料解渴,餐前少喝飲料。甜飲料中含糖量達10%以上,飲後具有飽腹感,妨礙兒童正餐時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飲用白開水,它不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物,不增加腎髒的負擔;防止兒童吃甜點和冷飲量過大,不要貪便宜購買“三無”產品,更不要到街頭小攤購買沿街叫賣的地方小吃,要注意兒童吃零食的時間,在每日三餐的前一個小時內,切不可放任兒童貪吃零食。

答疑錄

散客問:

孩子1歲了,平時喜歡吃些零食,但又怕多給吃會對身體有影響而且養成壞習慣,我應該給她吃什麼零食比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