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主要表現為臉色黃、口唇淡、舌質淡、渾身沒勁等症狀的患兒,在飲食上就要多吃一些具有健脾胃功效的食物,如山藥、玉米、肉蓯蓉等。
此外,再給家長推薦兩種按摩的手法,對緩解孩子腹瀉也很有幫助。
摩腹:孩子采取平臥位,家長用右手三指或手掌,在孩子腹部,以臍為中心,做圓周運動。順時針方向為瀉,每天1次,每次100下左右。適宜大便偏幹者,有助消化和通便的功效。逆時針方向則為補,適宜大便偏稀者,每天1次,每次100下左右。
推七節骨:位於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家長以兩個手指由上往下,擦至皮膚發紅為度。具有升降脾胃、瀉火通便的功效。適用於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秘等。每天按摩一次,每次100下左右。反之,由下往上推七節骨則對調理脾胃、止瀉很有幫助。
答疑錄
星星草問:
我女兒已經腹瀉有10天了,不發熱,也不嘔吐,大便開始呈水樣有蛋花狀,每天5次,到現在每日兩次,大便稍稠些。化驗無細菌。其間服用:媽咪愛、必奇(蒙脫石劑)、悉欣(堿式水楊酸鉍幹混懸劑)。後來一家醫院又給開了新博林利巴韋林顆粒,還沒給吃,因為看說明書,副作用太多。請問用藥是否正確,有沒有什麼不用吃藥的方法治療啊?
張醫生答:
不必擔心,用食物即可調理,孩子腹瀉時,飲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膩。因此,你可以在孩子的飲食上以小米粥或白粥為主,粥內放少許生薑和大棗,並且每天服王氏保赤丸1次,1周後就會好的。
夜蔓問:
我女兒6歲,最近腹瀉持續了8天,現在病情已經得以控製。從前天晚上9點鍾到現在,沒有再出現腹瀉現象。由於這次腹瀉時間長,孩子瘦了許多,我想盡快讓她恢複體力和體重,但缺少經驗,不知如何是好。擔心吃的不合適又引起腹瀉複發。請問,在孩子的飲食方麵如何調理呢?
張醫生答:
從孩子的角度,現在不宜食入過多的食物,要根據孩子喜好的情況,慢慢來調理。腹瀉營養治療原則是飲食上進行調整,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逐漸恢複消化功能,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對因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積極采取飲食治療對恢複體力非常重要。
下麵為你介紹幾例食療方。栗糊膳:用3~5個栗子,去殼搗爛,加水煮成糊狀,加糖調味後食用,每天2~3次,有溫中止瀉作用。
另外桔棗茶、胡蘿卜湯等均有健脾止瀉作用。康複期可用的膳食有白米粥、麵片、藕粉、雞蛋、清蒸魚、鹹味雞蛋羹等。
左四問:
孩子拉了幾天肚子,麵容清瘦,這兩天看他大便正常了,胃口也好,今天早上給他吃了蛋黃,中午吃了魚。早上有點覺得他發熱,沒太在意,吃魚後睡覺就熱到39攝氏度了,起來4點多鍾吃了布洛芬退燒,出汗退了燒,胃口也很好,可是到了晚上8點多又開始熱,一量39攝氏度。拉肚子以來精神一直欠佳,是不是沒完全好呢?
張醫生答:
俗話說“吃魚吃肉皮包骨,淡粥養之,常空其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