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技術或獲得戰略性突破
環球瞭望
近日,多幅疑似中國航母彈射器實驗裝置的衛星圖片出現在了國外軍事網站上,照片中清晰的出現了一條彈射器軌道及其輔助實驗設備(注:這些圖片最早在2013年就已出現)。圖片中可以看到,一條軌道從藍色房子中延伸出來,在軌道上有疑似滑塊的設備。軍事專家李莉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若圖片情況屬實,意味著我國在重大航母尖端技術領域有了奠基性、戰略性的突破。
報道稱,航母彈射器是使艦載機快速起飛的重要設備,彈射起飛比中國遼寧艦上采用的滑躍式起飛更高效,是目前美軍采用的唯一艦載機起飛手段。美國是第一個在航母上使用電磁彈射器的國家,法國也隻能購買美國的產品。航母彈射器對於艦載機快速進入空中戰、提高作戰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李莉表示,目前所有彈射起飛裝置都被美國所壟斷,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建造出自己的彈射器,包括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外媒拍攝的照片中所顯示的,是一個一比一、全尺寸真實的地麵測試設施,“若該照片屬實,這意味著我國在航母尖端技術領域有了奠基性、戰略性的突破。”
據李莉介紹,彈射器分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蒸汽彈射有其限定的使用條件,而電磁彈射器可使飛機在不考慮氣象等條件下起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生產和研製蒸汽彈射器的難度在於密封結構和材料,而電磁彈射器的難點在於蓄能。與傳統的蒸汽式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具有容積小、對艦上輔助係統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輕、運行和維護費用低廉的好處。在談到衛星圖片中顯示的是哪種彈射裝置時,軍事專家曹衛東認為,照片中的實驗平台既可以作蒸汽彈射的試驗平台,也可以作電磁彈射的平台。曹衛東進一步表示,研製彈射器是為是推動航母未來的發展。中國遼寧艦目前使用的是滑躍平台,但滑躍平台不能起飛固定翼預警機,導致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受限。中國應著眼未來、著眼於一個作戰能力更強的方式。“彈射器的使用是未來航母的發展方向,如果我國的工業水平和資金、技術能力足夠,下一步國產航母就可以采用電磁彈射器。”
有外媒稱,中國正在進行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係統的研製工作,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相關的預研工作,近年來已經成功開展了重載荷彈射試驗。此前,官方曾表示,中國絕對不可能隻有一艘航母。那就意味著中國將擁有多艘航母,未來的中國航母肯定會比遼寧艦有很多改進,如果說將來的航母基本外形大致一樣,後一艘可能在電子設備、艦麵的保障設施、動力裝置、器裝備方麵,都會有一些改進和提高。如果說將來發展新型的航母,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突飛猛進的變化,甚至類似有點代差的改進,外形肯定不一樣,甚至會采用彈射器,在雷達係統、通信設施,甚至武器裝備、動力裝置上,都可能會有一些大的改進和提高。
有分析指出,彈射起飛比我國遼寧艦上采用的滑躍起飛更加高效,航母彈射器對於艦載戰鬥機快速進入空中戰位,提高作戰效能具有什麼重要的作用,我國發展航母彈射器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