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紙化辦公環境下報紙校對工作淺議(1 / 2)

無紙化辦公環境下報紙校對工作淺議

業務探索

作者:方大春

【摘 要】隨著電腦的普及,無紙化辦公時代來臨,這對報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包括報紙校對工作。本文探討無紙化辦公給報紙校對工作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及校對工作該如何適應這種新變化。

【關鍵詞】無紙化辦公 報紙 校對

21世紀以來,一方麵,隨著人們知識文化水平的提高,讀者對報紙出版質量、新聞準確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麵,隨著電腦的普及,無紙化辦公已經進入報紙行業,對報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包括報紙的校對工作。筆者根據本人多年的報紙從業經驗,就無紙化辦公環境下如何做好報紙校對工作談幾點想法。

一、無紙化辦公後仍需要專業校對人員

在早期,校對由作者、編輯甚至主編等非專職校對人員兼任,即編校合一。隨著報業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逐漸分離出編輯、錄入、排版、校對等多個職業。但目前,隨著無紙化辦公時代的到來,有人認為校對工作可回歸到編輯身上,對是否還需要專職校對人員表示懷疑。筆者認為,新時期,專職校對人員不僅需要,而且其工作更加重要。

眾所周知,校對是報紙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直接影響著報紙的質量。一張報紙,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讀者,除了在內容上、版式上、特色上不斷翻新吸引眼球外,杜絕差錯、提高編校質量也是最基本的,極為重要的一點。在無紙化辦公環境下,無論原稿形式如何變化,排版工藝如何演進,即使實現電腦化、無紙化辦公,編輯、校對在隻需在熒屏或磁盤複印稿上進行編稿校稿,仍然要求專職校對充分參與。專職校對人員在消滅作者、編輯、排版各環節出現的差錯方麵,因其專業而不可替代。

二、無紙化辦公後報紙校對工作出現的新變化

實現無紙化辦公後,校對工作與傳統模式相比,有了很大改變。

一是校對媒介的改變。過去,校對工作是校對人員一邊看紙質原稿,一邊看錄入排版後的紙質校樣;無紙化辦公後,紙質原稿減少甚至沒有,校對工作大部分或全部在電腦上完成。

二是校對方式的變化。實現無紙化辦公後,由於實行了電腦操作,無紙質的原稿可做比較,校對工作將不再是以傳統意義上的“校異同”為主,而是以實施“校是非”為主。

三是校對功能的改變。由於校對工作由“校異同”為主向“校是非”為主轉變,這就要求校對的功能也有所改變,有所擴大。校對工作,在提升和擴大原來校對功能基礎上,實行“編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編校合力”。這是新聞編校電腦化的必然要求,這一變化意味著必須強化校對工作,加強校對“對編輯工作的監督、檢查、補充和完善”的功能;校對工作將由傳統的專一校對向編校或校審方向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在無紙化辦公後,我們稱報紙“校對人員”為“編校人員”或“校審人員”或許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