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增加信息價值含量,打造服務性資訊平台。當下傳媒,誰做得與讀者的期望越相近,誰就贏得了市場。這種期望就要求報紙在編輯時一方麵要做到信息采集的深化細化,另一方麵也要對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和創新。要注重新聞資訊與實用類信息的有機配合;在設置服務性版麵時,應考慮與當地廣告市場行業相匹配。通過一係列的手段,使服務信息更加貼近生活,使報紙真正成為一個嶄新的動態的實用性較強的服務性資訊平台。
第三,填補服務性新聞空白,深化新聞資訊的服務功能。對於生活服務類周報而言,不能單純的比拚新聞,而是要尋求符合報刊定位的表現方式,從服務的角度闡釋新聞,它的新聞運作模式也要獨辟蹊徑。生活服務類周報要做好新聞,就要以資訊類新聞為主打,尋求生活化的切入點,作出不同於日報晚報的“另類新聞”。
第四,注重信息的心理服務功能,為讀者提供精神生活支持。生活服務類周報需要通過心理情感板塊向讀者傳遞一種快樂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它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表達,潛移默化的深入人心,對讀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浸入式的引導,讀者感受到的不再是教導和命令,而是感情上的共鳴、心靈上的慰藉,是對人生態度的探討。因此,應注重心理情感類內容的引導作用,開設一些專題的調查和問題討論,兼顧思想的指導性和文章的可讀性,起到為讀者提供精神層麵的引導作用,體現生活服務類周報引導、服務的特色。
第五,增強服務信息的地域特征,打造區域媒體品牌。生活服務類周報不可能像日報一樣爭取大量的異質讀者群,由於其定位於服務資訊、其內容隻能滿足興趣、需求、偏好相近的讀者。所以要辦出特色,就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受眾,將目標讀者的年齡跨度,性別構成、學曆、職業、收入、消費水平等進行精確的定位,描述出目標讀者的“自畫像”,在定位的基礎上提供精確有針對性的資訊,不僅可以提高市場占有率,還能夠有效提升作為廣告載體的價值。
以上五種措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要和報紙的辦報理念、地域特色緊密結合,在增強服務性方麵探索出自己的道路,為報紙持續發展增添不竭動力。
報紙,隻有具有較強服務性,才有可能是讀者喜聞樂見的報紙;隻有重視並不斷在報紙實用性領域創新出新,才有可能在報業市場上走得更遠更好;隻有在提供更強服務性的途徑上不斷拓展探索,其核心競爭力才會不斷得到提高。生活服務類報紙是生活和消費潮流中的產物,其擁有不容忽視的潛力與活力,但此類周報尚處於成長階段,提升的空間還很大。所以,如何保持周報良好的發展勢頭,進一步增強服務性,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①高岸廬,《堅持正確導向 努力辦出特色——上海新聞界探討生活服務類報紙發展新思路》,《新聞記者》,2010(8)
②張超,《從新疆〈服務超市〉報看生活服務類周報特色化生存》,《東南傳播》,2008(11)
(作者:均為河北大學2011級新聞與傳播碩士)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