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反思(3 / 3)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依法建網、依法管網、依法用網是我國互聯網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則,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做法。加強政府的法規管理,互聯網行業自律,重視網民的網德教育,逐步建立一個和諧的網絡社區,充分發揮網絡輿論監督的積極作用。”的觀點,所以我們要對網絡輿論進行適當引導和及時調控。首先,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建立健全網絡隱私權、名譽權、肖像權等相關的網絡法律法規;其次,我們還要加強對主流網絡媒體自身建設,掌握輿論監督引導的主動權;最後,網站要加強對網絡編輯的教育培訓,提高其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嚴防出現對他人權利的侵犯,保證網站的內容安全。網民要提高自律能力和網絡素質,保證網絡環境的和諧。

四、新媒體時代提高新聞輿論引導作用的對策和建議

1、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水平

新聞是一種精神產品、一種意識形態、是國家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人員要熟悉並掌握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則,為社會發展服務。新聞工作者要加強對新聞工作的認識,將新聞性和政治性、真實性和影響性、實效性和深層性、先進性和一般性、繼承性和創新性結合起來,掌握新聞工作的內在規律,並把它和黨的實事求是、理論聯係實際等思想政治工作原則有機的結合起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2、提高熱點問題的輿論引導水平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總會出現一些新的社會矛盾和熱點問題,新聞輿論要借助熱點、焦點問題,對公眾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新聞輿論可以通過對熱點問題的深度報道,深入剖析,為公眾釋難解惑,平衡公眾的心理矛盾,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新聞輿論有好的引導作用也可能會產生負麵的引導作用,我們在引導的過程中,要對利弊進行明確分析,對民眾進行積極健康的輿論引導。所以我們要對社會發展形勢有準確的把握,明白如何抓住熱點、選擇熱點、剖析問題、適度調控,及時有效地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其本質的東西,真正發揮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

結語

社會形勢是複雜多變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國的新聞事業麵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新聞輿論是國家政治思想意識形態的外在表現,在新的社會形勢下,通過對新聞輿論監督和引導現狀的分析,我們對新聞輿論未來的發展道路有了新的認識。新興媒體在新的發展時期有著新的特點,我們通過對新聞輿論監督的拓展和深化,對新聞輿論引導功能的提升,可以使新聞輿論發揮其對社會發展的獨特功能,從而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參考文獻

①王勝利、郭東興,《輿論監督中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角色對比》[J].《新聞愛好者》,2012(5)

②向西,《重新思考媒體的監督功能》[J].《中國質量萬裏行》,2012(6)

③李博文,《新媒體語境下輿論監督發展趨勢》[J].《新聞愛好者》,2012(10)

④莫蘭鳳,《淺析新聞媒體的監督與責任》[J].《新聞傳播》,2012(4)

⑤繆磊,《地方媒體輿論監督怎樣更見成效——〈溫州都市報〉“破難攻堅·市民監督”專欄剖析》[J].《中國記者》,2012(6)

(作者單位:國際互聯網雲南新聞中心)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