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微電影的市場化策略淺析
傳媒e時代
作者:王學敏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微電影的特征和傳播優勢、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實現商業化的策略,並對微電影的市場化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網絡 微電影 市場化
2010年10月,一部以懷舊和夢想為主題的微電影《老男孩》在優酷網首播,這部隻有42分鍾的短片一個月內創造了2000萬次的點擊率。2011年以來,一大批網絡電影紛紛登場,引爆了網民的眼球。網絡微電影如何抓住這一契機實現市場化,形成製作與傳播的良性互動,成為目前微電影發展中值得研究的新課題。
一、微電影的特征
綜合研究者的觀點,筆者認為微電影就是:在網絡上傳播,可以隨時用電腦、手機等下載和觀看的微型視頻短片。除了直觀、生動、到達率高的優勢外,微電影還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親切煽情的劇情,吸引網民分享和觀看,也成為商家推廣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
1、篇幅短小,適應生活快節奏的受眾需求
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不能抽出太多時間看整部電影、電視劇。微電影片長在30-300 秒之間,但電影結構及故事情節卻與傳統電影無異,觀眾感受到更具想象力的影像表現,不僅符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方式下的網絡觀看習慣和移動終端特點,也可以滿足注意力稀缺時代消費者自主參與和注意力回報率的需求。
2、定位準確,迎合年輕人審美取向
以“80、90 後”為主體的年輕網民,對微電影有著極高的關注度。《11 度青春係列》等生活氣息濃鬱的作品,正是以“80 、90 後”特別是追求時尚緊跟潮流的大學生為目標受眾的。在微電影中,愛情、事業和理想都是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鳴的題材。劇中主人公的夢想、激情,挫折和辛酸,都能使人在感慨中獲得一些思考和啟示,在獲得視聽愉悅的同時,獲得一種昂揚進取的力量。
3、製作精良,情節輕鬆幽默
微電影要在微時長內打動人心,讓人經久難忘,這就要求劇情緊湊化,衝突緊張化,更加追求諸如特技、音響、剪輯等的精製作。即便是草根製作,其立意、構思、鏡頭、音響也中規中矩,具有一定的藝術觀賞性。在情節上,微電影經常采用誇張、反諷甚至惡搞的表達手法,成為觀眾茶餘飯後的“輕鬆一刻”。
4、取材親民,反映草根階層生活,以情節取勝
微電影講述的一般都是發生在大眾身邊的人和事,如婚戀、就業、住房、養兒育女等等。劇中人物的孤苦失落、悲歡離合,常常能反映人們的困惑、迷茫、傷感和追問,所以常常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別容易引發共鳴。
二、微電影傳播形式上的優勢
與網絡聯姻,使微電影具備了一般網絡平台下載、轉發、病毒式傳播的特點,並可反複收看。因為免費傳播,就比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減少了費用支出,廣告客戶具有一次投資,多次收益的可能。
1、便捷、互動的傳播平台
微電影之所以能夠走紅,除了內容創意方麵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不同於傳統電影的播放手段,充分把握了新媒體的移動性、互動性和傳播渠道多樣性的特點。
(1)移動性。借助現代通訊手段,微電影與Ipad、手機、PSP等新媒體平台聯姻,突破了傳統電影的時空限製,可以隨身攜帶,隨時觀看,具有輕便、靈活、適應性強等特點,並可以隨時下載、反複觀看。
(2)互動性。實時交流收看心得,可以在各類互聯網平台即時觀看、分享,參與評論。匿名性使觀眾可以毫無保留地表達心聲,無形中也提高了微電影的關注度,也使微電影不斷被評論,也不斷受人關注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