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民網上市後的發展現狀分析(1 / 3)

人民網上市後的發展現狀分析

傳媒e時代

作者:樊攀 楊子川

【摘 要】2012年4月27日,人民網在上交所掛牌上市,開啟了國內傳媒資本上市的新浪潮。筆者從資本運營和產品運營兩個角度對人民網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人民網上市後資本運營能力有所增強,但是產品運營特色還不明顯,盈利模式不夠突出,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人民網 資本運營 產品運營

2012年4月27日,人民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個國內A股上市的新聞網站,和第一個國內A股整體上市的媒體企業,掀起了股市的傳媒熱潮,也將文化體製改革向前推進了一步。但人民網在創造了諸多“第一”的同時,也因為其前景的不確定性而廣受爭議。因此,在人民網上市近1年之際,有必要對人民網一年來的發展情況進行梳理,認清現狀才能更好地尋找發展對策。

一、人民網把握政策導向率先上市

從1994年起,重點新聞網站開始發軔,人民網一直走在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改革前沿。1997年,經國新辦批準人民日報率先上網,“人民日報網絡版”開啟了新聞網站的發新時期。

中央在2000年5月9日下發《國際互聯網新聞宣傳事業發展綱要(2000-

2002)》,並確定了首批國家重點新聞宣傳網站,人民網便是其中之一。同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社網絡中心正式啟動,人民網開始逐漸開始了從人民日報的網絡版向新聞網站發展的道路,其地位和性質越來越重要。

正當人民網激流勇進的時候,2000年7月17日,中宣部在“西山會議”中明確指出新聞網站不得融資,不得上市的政策。國家對新聞網站的融資問題管控嚴格,政府的扶持和廣告收入成為網站吸引資金的主要渠道。

此後,人民網進行了多次改版,更具綜合性,影響力和傳播力進一步擴大。但其瓶頸也開始凸顯,因此體製改革、尋求跨越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外部條件越來越明晰。2005年2月,人民日報社網絡中心改製,開始了企業化管理,“雖然這類新聞網站為獨立的企業法人,但由於新聞網站的媒體屬性所限,一定程度上並不能完全實行公司化運作,在融資環境和融資政策方麵依然受到諸多限製”①。在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強建設一批綜合實力強,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力的新聞網站,形成若幹個與我國地位相稱的、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絡媒體集團,爭取其中一到兩家重點新聞網站進入世界前列”②,此後,新聞網站的資本管控開始“破冰”。

2009年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下發《關於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製試點工作方案文件》,提出“爭取在2010年內實現一家至兩家重點網站在國內成功上市”③。2009年6月,時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蔡名照曾表示,“要加快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製的步伐,列入改革試點的新聞網站可以嚐試通過多種渠道拓展資金來源,引進國有戰略投資者,在確保主辦單位控股的前提下,組建股份公司,條件成熟時在國內上市”。同年8月,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也強調,所有新聞網站要全部轉企改製,推動中國媒體傳播能力的提高。④

2010年6月20日,人民網完成了轉企改製,並且通過股權換置解決了和環球網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2011年,國新辦下發了《關於積極推進新聞網站轉企改製和上市融資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爭取在2011年實現新聞網站在A股市場上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