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與德國廣播宣傳比較(1 / 3)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與德國廣播宣傳比較

媒介縱橫

作者:湯妍

【摘 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德國都積極利用廣播為戰事服務,但英國是“新聞式”的,德國是“宣傳式”的,在效果上有比較明顯的差異。本文對這種差異進行了分析,並探討其成因。

【關鍵詞】廣播 宣傳 英國 德國

一、廣播的誕生及其發展

20世紀初,當印刷媒介一統天下,得到長足發展的時候,一種新的傳播工具又破土而出。它不需要紙張、油墨,也不需要沿街叫賣推銷的報童,相對於報紙較長的發行時間,這種新興媒介對於廣大的接受者來說,幾乎沒有距離的差別。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都掀起了發展廣播事業的熱潮。由此,世界新聞事業進入了以電聲傳播為特征的廣播時代。

從20世紀20年代後期至40年代,廣播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起來。作為一種新興的大眾傳播媒介,廣播逐漸在新聞界確立其地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廣播的迅速發展

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刺激下,法西斯國家為擺脫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試圖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期間,法西斯軸心國與同盟國在使用火炮、坦克、飛機等軍事裝備進行陣地戰之外,還利用新聞媒體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輿論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促成了廣播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方麵,因為廣播已經成為當時最為迅捷的傳播媒介;另一方麵,大戰造成了紙張的匱乏,報紙發行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為適應戰爭與外交的需要,各國的國際廣播更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如果說,20世紀30年代是各國大力發展國內廣播的時期,那麼,20世紀40年代就是國際廣播迅猛發展的年代。

三、英國與德國廣播宣傳對比

廣播隨著戰爭的推進而進一步發揮著它巨大的影響力。希特勒歇斯底裏的咆哮、丘吉爾英勇不屈的演說、戴高樂大義凜然的號召、斯大林堅定沉著的講話,無不通過無線電波迅速地傳遍世界各地。

按照播報內容及其風格的不同,二戰時期的廣播宣傳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新聞式”,代表是英國的BBC;一種是“宣傳式”,典型的則是納粹德國的廣播宣傳。

1、BBC在二戰時期的宣傳

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成立於1922年10月,由一些無線電廣播生產方麵的先鋒,包括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可尼在內的多家民營企業聯合組成。1923年BBC的廣播傳送網絡便覆蓋了整個英國,無線電廣播迅速成為重要的大眾傳播媒介。到1925年BBC實現了在全英國的播音。

二戰期間的BBC獲得了更為快速的發展。為了獲得更多的戰爭方麵的信息,工人、學生、職員以及家庭婦女都開始收聽廣播節目,當時的新聞時事和政治性節目發展迅猛,其9點新聞廣播的收聽率達到了當時英國總人口的43%--50%。戰爭期間,BBC廣播節目的形式依然多樣。

首先,是它的新聞節目。隨著錄音技術的發展,同期聲和演播室聲音的交錯使用使戰時的新聞廣播更加富有吸引力,收音機各頻道充滿了廣播新聞節目,比如《廣播新聞》(1940年開播)、《戰爭報道》(1944年夏天創辦)、《新聞評論》、《深度報道》等。對於廣大的被德國占領地區的聽眾來說,BBC就是和外界聯係的一條生命線,能夠使孤立無援的精神與備受煎熬的心靈獲得極大的慰藉。BBC已經成為抵抗納粹德國人統治的宣傳工具和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