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卸任後首次回鄉祭祖
夾雜著“來了,來了”的歡呼聲和嘈雜的腳步聲,9月12日下午,胡錦濤與夫人劉永清出現在安徽黃山市的屯溪老街。因為沒有淨街,兩旁圍觀的遊客和當地人人手一部手機,探著頭伸長胳膊,試圖讓胡錦濤“走入”手機屏幕正中央。
一天後,9月13日下午1點03分,又有新浪微博認證為“媒體人”的@記者劉向南發微博稱,“今天在績溪。”與文字相配的是9張照片。照片上,胡錦濤正對著麵前的人群揮手致意。
在比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慢了半拍”之後,新浪、網易、騰訊等門戶網站轉發安徽績溪網——在其官網簡介中定位為“宣傳安徽績溪的公益性網站”——的報道稱,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於9月12日回到祖籍安徽省黃山市,次日上午,與夫人劉永清一起參觀了位於績溪縣龍川的胡家祖籍老宅和胡氏宗祠,並趕赴胡家祖墳祭拜。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此次回鄉祭祖之行,是胡錦濤在今年3月卸任國家主席一職後,又一次公開亮相。在此一個月前,胡錦濤在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劉複之的遺體告別儀式中露麵——在新華社報道中,他的名字排s在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前總書記江澤民之後。
胡氏宗祠打開正門迎接
龍川村是胡錦濤回歸故裏的第一站。這是一個位於皖南績溪縣、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原名叫做大坑口村,迄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傳至“錦”字輩已有48世。
9月13日上午10點,胡錦濤和劉永清沿著水街走到位於10號的胡家老宅參觀。老宅曾經住過胡錦濤的祖父胡炳衡,因此在當地人口中也被稱作“徽商胡炳衡宅”。
在老宅裏,胡錦濤一景一物看得仔細,還走到後堂向劉永清介紹陳列相片中的人物,有“爺爺、奶奶、父親、伯伯等”。“爺爺(當年)回家鄉參選議員,病逝於安徽績溪。”胡錦濤在祖父的房間逗留許久。
當工作人員端上績溪的“金山時雨”茶,胡錦濤主動招呼劉永清“不要站著,坐下,我們一起喝杯家鄉茶”。泡茶的水是從院內水井中新打的,胡錦濤喝茶前,接過水,臉親水、手親水,連喝三口。
走出老宅後,胡錦濤又沿著水街路過“奕世尚書坊”,走過“十全十美橋”,來到龍川胡氏宗祠。
胡氏宗祠與老宅隔河相望,明嘉靖年間由時任兵部尚書的胡宗憲倡導並捐資修建。
1898年,胡氏宗祠再度大修。如今,總麵積達1564平方米,在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錦濤在任時,績溪縣以龍川胡氏祠堂開發旅遊。“績溪不僅靠胡錦濤老家打品牌,更重要的是,當地文化底蘊很深,更適合宣傳徽商文化。”中國旅遊研究院政策所副所長宋子千說。
而這一次,為迎接胡錦濤,胡氏宗祠首次打開正門。此前,遊客隻能從側門進入。宗祠門前的門坎也被搬了下來,“以歡迎親人回家”。
路上,胡錦濤遇見一位祖父的故人,原龍川村夜校校長姚月華。現年87歲的姚月華曾在老宅住過,當看到胡錦濤時,連說“您長得真像您爺爺”。
當天下午,胡錦濤與劉永清一起來到胡家祖墳拜祭後,結束了行程返回黃山屯溪。
據此次參與接待的工作人員介紹,胡錦濤一路上都是與劉永清單獨用餐。直到在龍川,胡錦濤才破例與當地領導和民眾一起在龍川迎賓館吃了頓飯,安排的是六菜一湯。“見了家鄉人,格外親切。”胡錦濤對一起吃飯的龍川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