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研究(1 / 2)

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研究

學科教育與能力培養

作者:常宏偉

摘 要: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些數學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並且使用這些方法探究一些數學問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鍛煉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以此來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既體現在學習知識方麵,而且對於提高小學生們的良好綜合素質也是很有幫助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方法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

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既要求教師傳授一定的知識給學生們,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思維也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比如說,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雖然逐漸地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是並不代表著他們的形象思維也因此而消失。在小學階段,有些數學知識比如說質數、合數等概念,通過實際操作或者教具演示,更容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學生們的形象思維也能夠繼續得到鍛煉和發展。又如,在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時,盡管不能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來對待,但是,在教學和舊知識密切相連的一些新知識的時候,或者是在解一些具有思考性的習題時,就需要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加以引導,這樣都能夠對鍛煉學生的思維創造性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引導學生掌握概念、法則等基礎知識

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數學概念或者是法則等基礎知識,此外,還需要教師通過正確地引導方式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例如,在教學“分數這個知識點”的相關概念時,就需要學生對其的基本性質以及大小的比較、約分和通分以及四則運算等方麵的知識有一個精準的掌握。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引導學生對這些概念有一個比較透徹的理解與掌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對分數的基本概念牢記於心。當學生們對這些基本概念形成正確的認識時,他們才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知識,對於其他的問題也才能真正地迎刃而解。

三、將數學思維的培養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借助直觀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法也能夠起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教材中,一些範例不能夠做到將一些知識生動地呈現在學生們的麵前,這就需借助多媒體課件將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者是視頻進行表現,組織學生自主去觀察,在課程的演示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為了使得數學課堂的教學形式更加的豐富多彩,教師也可以采取實踐式的教學方式,多設計一些豐富的實踐環節,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將數學教學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也利於對小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讓學生結合學過的一些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身邊,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是有數學的。例如,在教學“簡單的乘除法運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也可以設置情境,聯係實際生活,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們去思考:“一瓶礦泉水1.5元,媽媽給了小明23元,小明能夠買到幾瓶礦泉水呢,還剩多少錢呢?”等此類問題,鼓勵他們自主進行思考,獨立運算,這也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