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的創設(1 / 2)

芻議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的創設

學科教育與能力培養

作者:任誌萍

摘 要:初中英語學習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階段,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英語教學情境,在情境中進行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使英語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英語;情境;興趣

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較為形象化的、能夠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它一方麵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容易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另一方麵也可以加強學生對於教學內容的理解,規避以往填鴨式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初中英語學習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階段,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英語教學情境,在情境中進行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使英語課堂“活”起來。

一、利用實物創設直觀的情境

實物是最常見的直觀教具。實物的運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製,使學生坐在教室裏就可以認識客觀事物。在實物直觀中感性知識主要是通過對實物的感知而獲得的,它具有鮮明、生動和真實等特點,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這種效果是通過電腦演示課件都達不到的。在講有的英語單詞,尤其是關於食物的單詞時,老師把東西帶進課堂,講完單詞後還可以用來當作獎品,這樣既講解了單詞又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同時,要學習一些球類名詞,就拿一些球走進了教室,學生看到這情景特有興趣,很快就學會了球類單詞,接著把這些球放在不同的位置來教in、on、under、behind等一些介詞的含義和用法。學生既學得很快又能正確的運用。教師通過實物這個直觀教學手段,加上自己的語言表述和學生的角色扮演,形成交際的模擬情境和氣氛。通過在設計的情境中進行語言操練,讓學生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掌握所學知識並正確地運用。

二、利用圖片創設情境

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教學,有助於清楚地在所要教的單詞、短語或句子與其概念之間建立起最直接的聯係。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避免不必要的翻譯。中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自製能力持久性差,如果用這種教學方式,就能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其注意力,把生動的直觀形象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加深理解和記憶。此外畫圖片,也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也可讓他們先熟悉一下將要教的新課,達到了預習的目的。

三、語言描述,引入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製造懸念,創設問題情境,可以連珠炮式地提問,或者設置“突如其來的提問”,讓學生就某個問題隨便說說他們知道的東西。讓學生說出他們能想到的情況,如果說不出來,教師可以提示。突如其來的提問可以使學習生動活潑,能引起學生臨場發揮的衝動,獲得成功感,增強學習的興趣與信心。例如:在講解dangerous和careful時,課前先安排一個學生,講授時,教師指著教室裏的一隻燈管說:“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light. it doesn’t work. who can mend it”?這時那位同學站起來說:“don’t worry. i can mend it.”說完,他就走過來並假裝去觸摸燈管,這時我顯出一種極為緊張的表情並大聲說:“be careful!it’s dangerous!”我一邊在黑板上用紅色粉筆畫出“觸電”標誌符號,一邊大聲重複:“be careful!it’s dangerous!”這時再問同學們它們的含義,學生便能異口同聲地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