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小學生作文創新教學(1 / 2)

談小學生作文創新教學

學科教育與能力培養

作者:黃文霞

摘 要:所謂“自主寫作”就是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周圍的世界,然後將自己的觀察感受所得形諸於語言文字。一句話,寫作是個人情感、靈性的外化。學生既然是寫作的主體,寫作教學自應以學生為本位,學生的寫作活動自應是自主性寫作。

關鍵詞:觀察;寫作;創新教學

這些年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寫作教學被人為扭曲了。為了升學考試,“寫什麼”都局限於教材規定的內容和劃定的範圍。“怎樣寫”必須遵循教師指出的幾種模式。學生不再是寫作的主體,而是被異化或應試的工具、寫作的奴隸。寫作不再是真情的流露。這樣的寫作讓學生膽戰心驚,望而生畏。這樣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鮮明的修改,自然就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作文就衝破了傳統作文教學的束縛,給學生帶來一片豔陽天,一塊能自由暢談的空間,一方能傾吐的淨土,真正做到在習作中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的自主權還給學生。

創新作文是如何把自主的寫作權還給學生,弘揚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一、感受生活──創新的源泉

葉聖陶語生:“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學生寫出新鮮的文章,就要豐富學生生活,讓學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師必須十分注重學生感受生活的過程,讓他們情緒飽滿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設計黑板,組織班隊活動,編輯手抄報,參加文體表演,語數競賽,參觀科技展,公園花展……充分放進去學生的感官,實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腦──讓學生思維,解放雙手──讓學生動手,解放眼睛──讓學生觀察,解放嘴巴──讓學生發言,解放時間──讓學生自由,解放空間──讓學生活動。當學生在一起創造感受充滿激情的學校生活時,生活也饋贈給寫作的素材和靈感。《難忘師生情》,《調皮王變乖了》,《我成功了》等文章寫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同樣,家庭、社會紛繁複雜場景也給他們內心世界蕩起漣漪,他們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自主寫作的欲望,那麼寫作的素材──創新作文的土壤,就會越積越肥沃,創作熱情必然高漲。

二、激發興趣──創新的動力

快樂的寫作永遠伴隨著無窮的創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生對寫作一旦產生興趣,他就會把這種興趣內化為一種動力,自覺地去乞求,探索與創新,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實踐中,我主要采用兩種方法激趣。

(一)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寫作,就得使寫作成為學生快樂的活動。“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寫作是學生“情動而辭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寫啥就寫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寫我心。”學生寫作興趣一旦被 激發起來,感到“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他們的寫作熱情便會迸發出來,不可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