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高中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1 / 2)

淺談高中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學科教育與能力培養

作者:桑君華

摘 要:問題是數學的心髒,沒有了問題,學習數學也就沒有了樂趣。創設問題情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基礎和關鍵性環節,隻有通過有效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學;問題情境;創設

問題是數學的心髒,沒有了問題,學習數學也就沒有了樂趣。創設問題情景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基礎和關鍵性環節,隻有通過有效創設問題情景,把按照數學學科邏輯順序呈現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渴望探究的數學問題,才能夠把學生引入到“探究—發現—提問—解疑”的主動學習中,將數學思維的空間留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數學教學過程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重點和難點的需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方法,設置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有興趣型,探究型,體驗型等方式,問題情境可設計在課前、課中和課後。推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一、在導入環節創設問題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在課堂教學中是導言,是開端,是教學樂章的前奏,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是師生心靈溝通的第一座橋梁。因此,我們教師很有必要在情景導入環節上下一番工夫。如:在講解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時,采取實例設疑導入法。先提出一個通俗而有趣的問題:用一張報紙(厚0.1毫米)對折30次,想一想,這疊紙大概有多厚?假如對折100次呢?在學生做出了種種估計後,教師提出其厚度遠遠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學生感到驚詫,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於是教師引出課題,師生共同分析,推導出通項公式,並計算出h=(2×0.1)×=0.1×(毫米)=107374.1824(米),遠遠大於8848米。通過這樣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就把複雜、抽象而又枯燥的問題簡單化、具體化、通俗化了,同時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

二、以趣味性問題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要善於用一些趣味性的問題來創設和諧、歡樂的教學氣氛,這是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又一重要環節,運用得好,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情趣,使學生能深刻理解學習新知識的真正意義。創設有趣味性問題情境引入新課,不但能鼓勵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和求知欲望,而且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如,等比數列前n項和。

師:同學們,我願意在一個月(按30天算)內每天給你們1000元,但在這個月內,你們必須:第一天給我回扣1分錢,第二天給我回扣2分錢,第三天給我回扣4分錢……即後一天回扣的錢數是前一天的2倍,你們願不願意?

(問題一出立即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大家七嘴八舌,有的因“數字1000”的誘人盲目回答:“願意!”,有的因“條件”有沒有陷阱沉思不語,而有的同學卻在對“收支”情況進行“核算”。在一兩分鍾後,突然有一位同學舉手這樣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