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1 / 2)

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學科教育與能力培養

作者:白永茂

摘 要: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並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願望和設想。初中生需要具備創新意識,當然老師也不例外,他們需要用新的思路來指導學生。老師在備課時應仔細閱讀相關材料,因材施教,開創新的教學方式,對原有的教材進行大膽創新,使學生自覺地接受創新思維,在思考與實踐相融合的數學教學中不斷追求,大膽創新。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

一、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精神

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與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分不開的,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精神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創新熱情。

(一)要更新教學觀念。要從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圈子跳出來,具備明晰而深刻的創新教學理念,還應具有創新精神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新的教育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創造精神,把教學的重心和立足點轉移到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學”上來,引導學生想學、會學、善學。

(二)改進教學方法。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發揮每名學生的特長;要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培養目標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要不斷改變教學方法。

(三)創設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在班集體中討論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讓學生在輕鬆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成一個更佳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激發學生熱情,增強學生創新素質

熱情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而對學習高度的熱情就會讓思維異常興奮,大腦就會準確地認知,而學生就能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學習。課堂上老師應應用各種手段提升學生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與興趣。老師可以在上幾何課時,運用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親自體驗教學過程,讓他們親自畫圖、組模型,在體驗裏得出答案,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還可以舉辦一些趣味活動激發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激發學生熱情。

比如說:學習“統計與概率”時,提出一個問題,學校要統計全校學生的身高情況,這時就要對全校學生的身高進行測量,稍後將統計結果整理為表格,按照表格呈現的內容整理出全校學生身高分布情況,通過此項調查,學生對統計與概率的基礎內容就會印象深刻。老師應培養學生把生活中的現象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的能力,同時還能將課本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增強學生學習熱情,並延長熱情持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