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轉化後進生(1 / 2)

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轉化後進生

教育與管理研究

作者:朱文媛

摘 要:新課改中要求我們要重視個性教育,我覺得對於我們農村中學而言特別重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隨著知識容量的加大,知識難度的加深,再加我們農村中學學生的英語基礎及家長的重視程度遠不及城市,後進生就會更多。我對所教學班級後進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找出造成後進生學習英語困難的原因,從爭取家長的配合、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入手,轉化後進生,縮小後進生的成績差距。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後進生;落後原因;轉化措施

在我們的各科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學習上成績差的學生,教師稱之為學習後進的學生。在偏僻的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家庭的英語教育都趕不上新時期對學生英語的需求,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學生英語的積極性就沒有了,英語學習成績滑坡,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英語學習後進生。這些學生對學習英語沒有興趣,上英語課時昏昏欲睡,對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按時完成,課後也不及時鞏固英語知識,這些英語學習後進的學生對英語自信心不足,也沒有學習英語的學習動機。日複一日,隨著教學任務的不斷加大,教學難度的不斷加深,這部分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不良情緒,抵觸英語學習,最後放棄英語學習。我們的教育要麵向每一位學生,我們的英語教育也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找出後進生落後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在農村中學,部分家長由於自身的水平無法擔負起輔導孩子的責任,部分家長在英語方麵的知識幾乎是一片空白,有些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環境,有的家長說:“我們太忙了,孩子又多,管不了那麼多,一切拜托老師了。”有的家長說:“有的人沒讀幾年書,英語也不懂,還不是照樣賺大錢!”他們對孩子的外語學習不聞不問,任其自然。

(二)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學生就不能自主的,創造性地去學習。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大多數是被動式地“跟著老師學”,尤其是在小學英語就不好的學生,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加,知識涉及麵廣,涵量大,他們大多存在著詞彙難記、遺忘率高的問題,隨著日積月累,學習英語就更加困難,進而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失去學習信心,形成了自卑心理,學習能力逐減。另外,農村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輔助條件也跟不上,他們大多數人沒有複讀機、磁帶和英語學習碟片,他們隻能依靠早讀課或課堂上老師有限的幾次錄音機播音來模仿學習。這樣的英語學習環境,也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

(三)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差。學習方法是發揮學習能力的手段,也是增進學習能力的途徑。英語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英語是門語言,是一門交際工具。學英語的目的是獲得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但是很多學生不了解這門學科的特點。不少學生僅滿足於聽懂老師講的內容,而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聽、說、讀、寫的實踐學習上,所以無法形成語言技能,隻能邊學邊忘,越學越困難,最終導致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