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1 / 2)

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

教育與管理研究

作者:周豔春

摘 要: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化學汙染物對環境,對人類健康,社會發展的危害,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已成為人們的共同呼聲。為此,寓環境保護教育於生物教學之中是每一位生物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環保教育;生物教學;環保實踐活動

環境保護問題已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環境意識已成為當代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把生態教育列為主要工作,並推行了一係列環境教育計劃。

一、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為環保教育提供了契機。以蘇教版初中教材(七年級)為例。教材第一章第二節《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第七章第三節《綠化》《我們共同的行動》、第十三章第一節《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第二節《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等直接將環保教育作為這些章節的主題。在這些章節中直接介紹了環保的一些初步知識。在教學進程中,師生充分收集有關資料,通過錄像、投影等直觀手段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及保護環境的措施。以《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為例加以說明。教師出示山清水秀的風光圖片:如黃山、九寨溝等。學生觀看,欣賞,為祖國的美好山河感到自豪,大大激起學生強烈的使命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適時出示一組組數字、一幅幅畫麵……學生熱烈討論發言,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再通過模擬實驗(如模擬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影響)的介紹,並布置同學們分小組探究。但是我們的宣傳不應該僅僅在這一堂課上,在我們的教室內,還應在學校、社會上進行更廣泛的宣傳,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讓所有的人都來關愛我們的生物圈——我們共有的家園!參與保護我們的家園的活動中來。

在教材其他章節雖然沒有以環保作為主題,但教師可把環保教育滲透於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環境問題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在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學中,可結合有關知識的學習,聯係在生活中有人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亂丟雜物、不節約用水、吸煙、不注意飲食衛生、吃野生動物、獵殺野生動物等不良習慣甚至違法的行為,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環境汙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人類傳染病與環境汙染的關係、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等一係列與環保有關的問題。又如在第四章開始部分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大海龜在藍藍的大海暢遊的畫麵,然而這種古老的象征長壽的海上運動者現發現有許多死亡,解剖結果死於廢塑料袋堵塞食管,它是因饑餓而亡。通過此例的舉出,使學生不僅認識到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而且在腦中樹立環保的意識.在其他章節,環境教育的內容也很多,這裏就不一一詳述。總之教師要以高度的環保責任感,抓住有利時機,注重啟發和引導。教師積極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報道途徑,及時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環境保護手段、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