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方法淺談
教學方法與經驗研討
作者:王靚
摘 要:英語口語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因此,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如何通過拓寬學生的知識而、深化思維、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與創造能力,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成為英語口語教學必須完成的中心任務。
關鍵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英語口語教學一直是個薄弱環節。考試中沒有對口語的安排,使口語教學一直處於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的進一步深入,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全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人們迫切希望能用英語與外界直接交流,互通信息,以及從事各種洽談活動。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現出來,學生越來越希望能夠擺脫“啞巴英語”的困境,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也越來越受到英語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筆者經過多年來口語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通過中西文化及語言的差異比較,設計日常口語會話情景,訓練日常口語會話
學生要熟練掌握日常口語會話,就必須掌握範圍廣闊的、基本得當的日常用語,以服務於交際的目的。如怎樣表示想與陌生人交談;怎樣表示喜愛與厭惡,讚同與異議;怎樣問路與指路;怎樣發出與接受邀請;怎樣處理電話;怎樣抱怨與安慰別人;如何購物、求醫、節假日或旅遊時的交際範圍有哪些等等。這些問或答,與中西文化及語言的差異在哪兒?好多學生不知如何應付。在基礎會話單元教學過程,我針對這一情況首先通過中西方語言差異比較,將學生感到困難的關鍵句列在黑板上,然後將學生分組,自己設計情景,組織會話,並進行反複實踐,使學生對自己使用不當的和地道得體的語言逐步加深印象。然後要求學生用所給的關鍵句,設計情景,反複實踐,直到嫻熟。
二、通過對日常生活題材討論,逐步提高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
對日常生活題材的討論是訓練學生日語能力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和課外討論活動,適時引導學生廣泛地對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題材相互間進行會話,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擴大了知識麵。此類話題涉及鄰裏關係、購物、運動與健康、家庭生活、抽煙與疾病、教育與發展、少年犯罪等等。在討論這樣的題材時,有時是全班一起討論;有時是每組負責討論一個問題,然後麵向全班闡述自己的觀點;有時是各小組將各自討論的結果作對比,分析總結異同,並且學生即興發言,最後教師進行總結。在討論某一問題時,要求每個發言者不能隻顧自己說自己的,而是要針對前一個人的發言做出評論,提出自己的觀點,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使每位同學都能集中注意力,同學間相互學習和逐步領會駕馭語言的要領,而且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及駕馭浴一言能力的提高。從而為口語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打下一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