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高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
教學方法與經驗研討
作者:黨慶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合作學習成為改革提倡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利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改善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模式。本文主要闡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實現合作學習。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合作學習;模式
一、合作學習模式
(一)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實現同一個學習目標,一起相互合作進行學習活動;是兩個以上的學習者相互合作、相互協助共同完成同一個目標,這是一種水平較高的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還可以取長補短,提高學習的效果,與同伴分享學習的果實,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向他人學習、團結合作的真正含義。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出現了很多種教學模式,但是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在實踐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想很好地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就必須要在課堂在有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要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民主地進行溝通與交流,讓高中物理教學氛圍變得輕鬆而濃厚。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組成小組開展相關的學習活動,在合作學習中一定要有紀律有組織,小組成員之間要有共同的目標,教師要組織好學生進行物理教學的活動,要適當的控製好合作學習的進程。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作小組的構建。合作學習的基礎在與構建合作小組,合理、科學的分組是有效實現合作學習的關鍵因素。
第一,在構建合作小組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小組的規模,一般一個小組的人數應該控製在3人到7人之間,這樣可以讓小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任務中,避免人數太多造成部分學生責任擴散。
第二,在構建合作小組的時候應該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讓一個小組內的所有學生都能展現自己的長處,因此,在分配小組成員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同時讓小組與小組之間保持均衡。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優勢互補”,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都能體驗到自己的價值,在合作學習中得到最大的發展與進步。
第三,小組在分好之後並不是一層不變的,隨著合作學習的不斷進行,每個學生的適應能力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在一段時間之後,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的目標、學生學習的需要和學習內容等實際情況,重新劃分小組,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還是培養學生與不同人進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
(二)學生合作意識和技能的培養。合作意識是產生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合作技能是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同時還是教學的目標,還是合作學習能否得到有效實施的關鍵。但是,學生的合作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指導和培訓中習得的,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與技能的培養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