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孕婦從第四個月才開始增加體重,每周約增加300克,到7~8個月時可能稍多一些;在生產前3周,孕婦體重停止增加;孕前身材苗條的孕婦,體重增加得要多一些,一般為11~15公斤;孕前較肥胖的孕婦,體重增加得要少一些,一般為8~11公斤。但是,應當注意,孕婦千萬不要因為害怕體重增加而節製飲食,這樣將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應該說明這個道理,一般婦女在妊娠期間增加的體重在12公斤左右,這些增加的體重大致是如下組成:
胎兒占3000克,胎盤占600克,羊水占800克,子宮增大占900克,乳房占800克,增加血液占1000克,餘下的分布於全身。
孕婦由於體重不斷地增加,特別是身體內增加的血液,首先使她的雙腳加重了負擔。在懷孕最後3個月中,孕婦的雙腳就有可能出現浮腫現象,這主要是靜脈擴張,使血流比較緩慢而引起的。因此,孕婦平時臥床時,應盡可能經常抬起雙腳,以利血液循環。
(4)經曆了一次皮膚的美容術
激素的刺激和活躍的血液循環,會使孕婦的皮膚變細膩紅潤。額頭稍有皺紋的孕婦,這時會意外地發現自己變得光潤年輕了。有雀斑的孕婦,則可望這些有礙美容的斑點一去而不複返。幹燥型皮膚將變得細膩,而油脂型皮膚則會變得幹燥潔淨。
使孕婦感到討厭的是皮膚發癢,有的孕婦可能會在妊娠最後幾個月中出現這種症狀。皮膚發癢是由於一種過敏反應引起的。爽身粉能起止癢作用。
孕婦在做日光浴時,應格外小心,因為妊娠激素可能會引起色素沉積,使孕婦皮膚上留下很難消失的褐斑。孕婦在妊娠期間,在肚臍至陰部的肚皮上,會慢慢形成一條淡褐色的色帶,這種色帶在產後會自然消失。
(5)頭發油膩或是幹燥
有的孕婦會覺察到頭發有一些細小的變化。原來油膩的頭發,會變得幹燥起來;而原來幹燥的頭發,則會變得油膩。孕婦可與常人一樣根據需要洗頭,但在妊娠後期,最好不要染發和燙發,因為染發和燙發所用的化學藥水可經頭發浸入血液循環。
合理的營養組合
每一個女性懷孕以後,其自身的營養,胎兒的營養,胎盤、子宮、乳房的發育所需的營養,以及為分娩、哺乳所需貯存的營養,均依靠母親攝人的營養。因此,孕婦對攝入的需求較高,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孕期保持合理營養的重要性:孕期保持合理均衡的營養,不僅可以保證孕婦自身的健康,維持自身新陳代謝的需要,還能促進胎兒大腦和體格的正常發育,減少孕期並發症和低體重兒的發生。
有人做過調查,營養不良的孕婦,其胎兒生長發育遲緩,出生後死亡率較高而且智力發育也受影響。對於母體來說,若營養不良,容易並發某些疾病。如果攝人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太少,就會因體力不足難以勝任分娩而造成難產,且產後乳汁的分泌量也會受影響;如果礦物質鈣、磷攝入不足,不僅胎兒的骨骼發育受影響,生出後易患佝僂病,而且會造成母親的小腿抽筋,甚至骨質疏鬆,牙齒鬆動;若鐵攝入不足,會造成貧血;維生素缺乏時,人體的正常代謝會受影響,抵抗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有些婦女一旦懷孕後,胃口特好,又生怕孩子缺了營養,就經常加餐,於是攝入過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種進食過多的結果形成營養過剩,對胎兒和孕婦都沒有好處。由於營養過剩,引起胎兒過大,不僅孕婦身體超重,行動不便,給心肺增加負擔,還容易發生難產。分娩時巨大兒使產程延長,容易缺氧,新生兒易出現窒息、顱內出血,甚至引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因此,孕婦的飲食攝入量要適可而止。科學合理的營養是確保母嬰兩代人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健康人生的開始,是不能忽視的。
不同孕期的營養需求 婦女懷孕後,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通過胎盤攝入各種營養成分。此時孕婦對營養物質需求量比孕前成倍增加,而且孕婦早、中、晚期對各種營養成分也有不同需求。
妊娠前三個月的胚胎生長緩慢,到12孕周時一般隻有18克左右,所需的營養是有限的。而孕婦在孕早期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早孕反應,所以此時飲食宜清淡、爽口,可吃米粥、蛋類,或根據口味吃一些帶酸味、鹹味的食物,不要吃辛辣、油膩或者有腥味的食物,以減輕早孕反應。 在孕中期,即4~6月時,胎兒發育較快,平均每日增重10克左右,各器官係統也正處於分化奠定階段,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增大,孕婦熱量的消耗比孕前要增加20~25%。這些增加的熱量必須通過膳食來補充,所以平時要增加主食,並注意品種的多樣化。為了滿足孕婦的營養需要,還應注意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胎兒腦細胞、皮膚、血液、神經等組織的發育都離不開它,孕婦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能促進胎兒大腦的發育,使孩子更加聰明。植物蛋白質來源於主食的米、麵、豆類,動物蛋白質來源於瘦肉、魚、蛋類,各種蛋白質豐富的食品若能粗細搭配食用,更能提高營養價值。還要多吃含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胎兒的骨骼發育需要大量的鈣、磷,孕婦和胎兒血中的血紅蛋白需鐵來組織,如果孕婦患有缺鐵性貧血,胎兒體重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貧血嚴重時還會發生早產、死胎及新生兒窒息。而孕婦缺鈣,就會腰酸腿疼,甚至發生骨軟化,胎兒出生後易患佝僂病。所以宜多吃含鐵、鈣豐富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豆類、蛋黃、海帶、動物的肝或腎、紅棗、堅果、芝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