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喂養
產後母要保證
每個產婦,無一例外地希望自己能為寶寶提供充足的乳汁,使寶寶能茁壯成長。所以,如何保證乳母有充足的乳汁是她們極為關心的問題。
(1)產後乳汁的產生:孕婦從妊娠第7周開始,垂體分泌的泌乳素開始逐漸增多,到妊娠足月時,垂體泌乳素分泌量為非孕婦女的20倍。大量泌乳素有促進乳腺發育的功能,並為產後泌乳做準備。產前乳房不泌乳,是由於胎盤產生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對垂體泌乳素產生拮抗作用的緣故。
產後,隨著胎盤的娩出,胎盤分泌的雌、孕激素的水平隨之急劇下降,從而解除了對垂體泌乳素的抑製作用。在高水平泌乳素作用下,乳汁開始分泌了。泌乳素雖是乳腺泌乳的基礎,但是以後乳汁持續的分泌很大程度上依賴哺乳時的吸吮刺激。
哺乳時,嬰兒的吸吮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刺激腺垂體,垂體釋放泌乳素,促使乳腺分泌乳汁。同時,吸吮動作還能反射地引起神經垂體釋放催產素。催產素能使乳腺腺泡周圍的肌上皮細胞收縮,增加乳腺管內壓力,噴出乳汁。因此,嬰兒的吸吮刺激對乳汁分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保證充足的母乳:乳汁分泌的多少,與乳房大小、形狀沒有關係。較小的乳房和大乳房一樣,都能產生足夠的乳汁。決定乳汁分泌多少的關鍵,是嬰兒的吸吮動作。產後哺乳越早,哺乳次數越多、間隔時間越短,嬰兒吸吮時間越長,吸吮強度越大,乳腺分泌乳汁的速度也越快,產生的乳汁也越多。基於乳腺泌乳的這些特點,要求乳房產生足夠的乳汁,以滿足嬰兒的需求,產後要求早吸吮,按需哺乳,堅持夜間不停止哺乳,即24小時內不間斷哺乳,才能保證乳房分泌足夠的乳汁。
此外,乳汁分泌充足與否還與產婦的營養、睡眠、情緒及健康狀況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保證產婦有必需的營養、充足的睡眠、良好的情緒和健康的身體,對於保證乳汁的分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產婦分娩後半小時內,是新生兒吸吮最興奮的階段。此時,開始首次吸吮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吸吮反射。產後1~2天內應2~3小時哺乳一次,夜間哺乳2次左右,以後隨著乳汁分泌增多,可逐漸延長哺乳的間隔時間。哺乳時,應讓嬰兒先吸空一側乳房後,再吸吮另一側乳房。如乳汁分泌過多,嬰兒吸不完,應在哺乳完畢後,將乳房剩餘的乳汁擠出,以免剩餘的乳汁積聚在乳腺和乳腺管內,影響以後乳汁的正常分泌。
後奶少的原因
幾乎所有的母親都能為自己的寶寶提供足夠的乳汁。真正乳汁少,不能滿足寶寶需要的並不多見。
母乳究竟夠不夠,應從嬰兒的體重增長和排尿情況來判斷。倘若嬰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每月體重增加小於500克,或每周小於125克,或出生2周後,體重低於出生時體重,則表示嬰兒體重增長不夠。隻要體重增長正常,就表示不存在奶量不足。純母乳喂養的嬰兒,24小時內排尿不少於6~8次,尿色較清,提示奶量足夠;若每日排尿少於6次,尿色深黃或呈橙色、尿味重,則提示奶量不夠。所以,奶量足不足,應根據嬰兒體重增長和(或)排尿情況來作出客觀的判斷。
(1)奶量不夠的原因:乳母乳汁分泌不足可由諸多因素引起,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麵。
①喂養不當:a、產後開奶遲,不是在產後6小時內開始吸吮。b、喂奶次數少。c、夜間停止哺乳。d、每次喂奶時間短。e、含接不良,嬰兒吸吮時,沒有將大部分乳暈也含入口中。f、用奶瓶或奶嘴。g、添加了輔食。
②乳母對哺乳的心理因素:a、對哺乳信心不足,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奶水。b、對哺育嬰兒有憂慮,擔心自己喂養不好。c、乳母不願喂養。d、乳母過於疲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