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冷靜些,耐心些,沒有憤怒就沒有傷害(2)(1 / 3)

陳鶴琴事後總結說:“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更不喜歡聽惡言。大多數做父母的看見小孩子玩肮髒的東西,就會立馬跑去把髒東西奪過來,而且還要罵孩子,甚至於還要打他。其結果,小孩子改過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歡父母了!”

親子正麵溝通秘訣

粗暴命令的方式,容易形成孩子與父母間的對立,不利於孩子發展。

1.命令讓父母的教育行動難以留下回旋餘地

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覺,偏偏孩子置若罔聞,隻管自己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時也拿這些小淘氣沒辦法。這樣次數多了,孩子就覺得不聽父母的命令也沒什麼,那下次也就更不會聽了。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這樣對孩子說:“呀,這東西真好玩啊!可惜時間不早了,乖孩子應去睡覺了。要不你再玩5分鍾,就去睡覺,好嗎?”這樣既誇孩子乖,又是用征詢的口氣同他說話,孩子感到受到了尊重,也許到不了5分鍾就乖乖地睡覺去了。而且這樣為父母留下了餘地,即使孩子暫時不聽話,也不至於激得父母為了自己的威嚴而去與孩子大動肝火。但父母一旦向孩子發出了命令,那就盡量得讓孩子服從,不然不利於以後的教育。

2.對孩子使用命令不利於孩子人格的發展

父母老用命令的方式將孩子支配來支配去,孩子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退縮的性格,依賴性強,缺乏主動性,也有可能走上另一個極端,孩子經常與父母頂牛,逆反心理增強,走入社會後也會具有反社會性。

所以,父母對孩子一定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千萬不要用命令的方式。

不要揪著孩子的過失不放

在小軍父母的眼裏,小軍實在太不爭氣了。他不但學習成績差,永遠都是班級裏“墊底”的,而且經常惹是生非,打架鬥毆,動不動就欺負同學。父母經常被老師叫到學校。可是,父母的打罵根本一點作用都沒有,小軍沒有一點悔改的意思。父母為此頭痛極了,覺得這樣下去,這個孩子的前途一定要毀了。

這天,校長又給小軍的爸爸打了電話,讓他馬上去學校。小軍爸爸火急火燎地趕到學校,才知道小軍又闖禍了,把班裏的一個男生給揍了一頓,據說打得滿臉開花。現在那個男生還躺在醫院裏,那個男生的家長還在氣頭上,一定要將小軍送到派出所去。小軍的爸爸跟人家說了半天的好話,賠了半天的笑臉,隻差磕頭求饒了,最終答應賠償醫療費、營養費和精神損失費後,人家才同意不予追究。這邊的問題剛解決好,學校的處理出來了,小軍被開除了學籍。爸爸找校長求情,校長這次鐵了心,無論如何也不要這個學生了。

爸爸心情沮喪地帶著小軍回了家。剛到家,爸爸就關起門,二話不說對小軍就開始拳打腳踢,狠狠地把這個孩子給揍了一頓。最後還是氣不過,惡狠狠地對小軍說:“你太不爭氣了,養你還不如養條狗!”

小軍本來覺得今天闖的禍大了,爸爸一直在低三下四地為自己求情,所以對於爸爸對自己的暴打,他認為也是自己咎由自取,一直都不吭聲。現在聽到爸爸的這句話,實在忍不住,對爸爸吼道:“誰讓你當時生我了?我就是連狗都不如!從我記事起,你就開始這樣罵我!你什麼時候把我當人看了?”爸爸聽到這句話,愣住了……

小軍的確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孩子,這次犯的錯誤也有些過火了,咎由自取,被學校開除了學籍。父親生氣暴怒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越是這個時候,做家長的越應該克製,當孩子因為犯錯誤被周邊所有人都放棄的時候,父母不應該放棄。

孩子再調皮搗蛋,也知道這次事情的嚴重性。家長要建設性地去解決這個問題,再生氣也不能說出有損孩子人格的話來。這樣踐踏孩子人格尊嚴的做法隻能讓孩子越來越沮喪,陷入自卑的境地,可能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受到父母賞識、包容和教育的孩子,會在愉快中接受父母的建議,時刻記住自己的過失,並在以後逐步改進或改正。

其實,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麵對孩子的錯誤,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責罵、懲罰,不但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相反會使孩子形成膽怯、退縮或者是叛逆、攻擊等不良心理。所以,父母要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這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親子正麵溝通秘訣

大部分父母也想包容孩子的過失,但有時就是控製不了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你不妨從以下幾方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