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寵著她,但不是溺愛她(2 / 3)

在田田4歲的時候,田田媽媽帶她去琴行,她看見鋼琴就站在那裏舍不得挪動腳步,田田媽媽誤認為她喜歡,一激動就在她5歲生日時買了一架鋼琴回來,滿懷信心地想把田田培養成小小鋼琴家。

“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太幼稚。她爸爸當時就和我說,你就算買了個大玩具回來吧,等退休了我來彈。哼,當時我想,人家說了,琴童是逼出來陪出來的。我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最起碼也陪出個10級琴童吧。”

就這樣田田媽媽信心百倍的帶著女兒踏上了學琴之路。頭幾天很好,孩子也很有興趣。田田媽媽認為一定要打好基礎,要嚴格要求,拿著小筷子坐在旁邊,後來結果是沒有半年就宣布所有的計劃都成泡影,田田畏懼媽媽的小筷子,死活不學了。

就這樣,鋼琴閑置了2年,在田田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她又萌發了學琴的念頭,回家來纏著媽媽要學鋼琴,田田媽媽又看到了希望,立馬答應下來,找老師,找調音師,一切準備完畢,又踏上了學琴的漫漫長路。

這次的結果是,孩子開始信心很足,田田媽媽也改變了方式方法,任其發展。老師要求每天至少練琴1個小時,可田田隻練30分鍾,然後就從琴凳上下來,無論采取什麼方法,就不是不肯多練,逼急了,孩子就大哭,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每次去上課,老師都搖頭,田田自己也很怕見老師。

現在像田田媽媽這樣的家長很多,他們有的是為了培養女孩的文化修養、藝術品位,讓孩子學這個那個,卻完全忽視了女孩自己真正的情趣。

學習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特別是特長教育,更應該以快樂為出發點。家長在女孩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耐心引導,細心地幫女孩分析,采取簡單粗暴的手段,既會傷害和女孩之間的感情,也會摧毀她的自信心。

朗朗小時學琴被父親逼得很辛苦,甚至發生過衝突,不過幸運的是朗朗成為了音樂家,但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靠打罵逼迫成藝術家。如果家長帶著很功利和盲目的心態去讓女孩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麼學習的過程將是痛苦的,會在女孩幼小的心靈留下創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女孩,父母都夢寐以求,但一定不能忽視女孩的快樂!

“富”著養女孩,有助於培養她的文化修養,有助於女孩形成高尚的情操,愉悅精神,美化心靈和啟迪智慧。

3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不是真正的公主

古代的公主要有高貴的氣質,雍容華貴的儀態。她是美麗的,她是受人矚目的。但她的美麗外表是需要很多人來照顧才能實現的。而今天我們身邊的“小公主”也和古代的公主一樣,喜歡被別人照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她們隻是被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嬌小姐,不會自己照顧自己,沒有獨立性,遇到困難隻會躲在父母身邊。

古代的公主受到別人的叩拜,每一個人似乎都很尊敬她。那是因為古代的公主是皇帝的女兒,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貴族。普通人見到公主不得不叩拜,但是有多少人是發自內心的崇敬她?如果拋開她的特殊身份,還有誰願意向她行禮?

在今天的很多家庭,往往家裏幾個人圍著一個女孩,女孩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忽視了女孩獨立性的培養,一味地包辦代替,剝奪了女孩單獨行動的權力,造成了女孩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喪失。遇到問題不會處理,一籌莫展。

姍姍的媽媽工作特別忙,所以姍姍生下來不久便被送到了鄉下的爺爺家。等到了姍姍需要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才決定接姍姍回城裏住。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鄉下隨意慣了,姍姍養成了不講衛生的習慣。爸爸媽媽一讓她洗澡,她就推三阻四,更別提飯前洗手、刷牙漱口這些重複次數較多的習慣了。因此姍姍已經有了好幾顆蟲牙了,肚子也經常疼。

在學校裏姍姍幹淨整潔的校服沒穿幾天就變得很髒。爸爸媽媽不斷地提醒、警告、責備,也都沒有效果,姍姍仍然把自己弄得一塌糊塗。媽媽看到自己的女兒像是一隻又髒又臭的小豬,非常苦惱。

在幼兒園裏,姍姍的表現也不盡人意。上課她遲到了,發現自己的位置上沒有椅子,於是她就站在那裏等著,也不主動和老師說自己沒有椅子,自己也不知道去尋找椅子。

班裏的孩子還不認識自己的名字,於是老師剪了許多不同的圖案,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圖案貼在杯子上,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水杯的歸屬問題。可是每次喝水,姍姍還是找不到自己的杯子,總是希望老師幫助她找。

姍姍的父母搞不明白,為何孩子會如此?後來才知道姍姍不在父母身邊的那段日子,爺爺奶奶對她過於嬌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姍姍完全不懂得獨立,任何事情都等著別人替自己完成。

姍姍如果不能改掉依賴別人的毛病,恐怕長大成人之後在社會上將難以立足。獨立是在沒有壓迫的情況下自願自覺地行動傾向。獨立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有獨立性的人不僅善於行動,而且善於思考,遇事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行動步驟。

女孩要想成為真正受人愛戴的公主,不是靠著某種能控製別人的強勢來實現的。女孩們要想受到公主的禮遇,不是靠別人的幫助,不是靠外表的華麗,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

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女孩從小學會獨立生存的技能,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是英國前首相。她其實不算上一個政治天才,她的成功離不開父親的教育。

瑪格麗特的父親羅伯茨是一個鞋匠的兒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開了一個小雜貨維持自己的生計。父親愛好廣泛,熱衷於參加政治選舉。瑪格麗特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博覽群書,尤其對政治有著濃厚的興趣。

瑪格麗特的家教很嚴格。父親一直很注重培養女兒的獨立性,他希望瑪格麗特能夠有主見,而不是盲從和依賴他人。

瑪格麗特10歲的時候就開始在父親的雜貨店裏幫忙,父親總是根據她的能力為她布置一些任務,而且絕不允許瑪格麗特說自己無法完成,因此年幼的瑪格麗特從小就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為獨立和能幹。

瑪格麗特曾經羨慕自己同伴有著閑暇的時間去玩,但是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瑪格麗特明白,玩耍與學習之間,她必須自己做出一個選擇。她放棄了和朋友一起玩耍,而是做對自己而言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閱讀。

這樣的家庭教育培養了瑪格麗特的高度自信。她常常在學校裏聽別人演講,然後她總是一個人站起來大膽的提問。而其他的女孩膽怯的不敢開口。到後來,瑪格麗特開始尋找機會自己做演講,當時演講水平並不高超的她對別人的議論並不在乎,一直保持著獨立自信、我行我素的個性。

瑪格麗特在父親的悉心栽培下,終於從一個普通女孩成長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的政治家,連任三屆的英國首相,執政時間長達12年,被稱為“鐵娘子”。她執政期間,政績卓著,讓很多人都非常欽佩。

瑪格麗特·撒切爾受人尊敬,是因為她事業上的成功。而她的事業的成功,絕不是一個偶然,而是通過自己的獨立、努力、勤奮爭取到的。

很多父母都望女成鳳,但是有多少父母是像瑪格麗特的父親羅伯茨那樣教育自己的女兒呢?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女兒像公主一樣嗬護著,卻忘記了獨立自主對女孩成長的重要性。今天女兒在父母身邊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助她,但是當隻剩下女孩獨立麵對現實社會的時候,女孩會不會因為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而選擇墮落呢?

當女孩的身心發展到一定水平,已經具備了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家長如果剝奪了女孩的鍛煉機會,那就無異於扼殺了女孩的獨立性。可是中國的家長就缺少這方麵的意識。父母不要在羨慕別人的女兒了,放手讓自己的女兒去做事情吧!女孩會在這個過程中,會漸漸的成熟起來。

4

母親是女孩的好榜樣

母親對女兒的健康成長起著絕對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什麼樣的母親就會有什麼樣的女兒。可以說,母親是女兒身邊最好的榜樣,女兒是母親的影子。給予女兒富足的母愛,讓她像公主一般快樂成長,她就會成為最“富有”的女孩。

高爾基說:“愛孩子,那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情。”

沒錯,低級動物尚且如此,作為高級動物的人更是毫不例外。每個做母親的都會不由自主地無私地愛著自己的女兒。愛分很多種,“富”著養女孩,是寵愛她,但不是溺愛她。

母親是女兒學習的第一個榜樣,也是最好的一個榜樣。母親的衣著打扮、一言一行等都會被女兒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在她幼小的心靈裏會慢慢形成一套“標準”,她會覺得,女人就應該是這樣的。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就會不自覺地模仿媽媽的著裝風格,仿照媽媽說話辦事的方法處理同類事情。而不管這種方法是否合適。因為在她心裏,這就是對的。

如果媽媽品位較高,衣著打扮高貴典雅,言行舉止大方得體,那無疑是很值得女兒效仿的。反之,就會把女兒帶上“歧路”。

小影總是一邊照鏡子,一邊皺眉頭,媽媽發現她這個毛病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便問她:“寶貝,你為什麼照鏡子的時候總是皺眉頭呢?”

“跟你學的呀。你照鏡子的時候我仔細觀察過,你總是表現出一臉不滿意的樣子,好像每個人都會對自己不滿意吧!”小影若有所思地說。

小影說得很對,她的媽媽照鏡子的時候總是會看到自己的缺點:逐漸發胖的身體,顏色單調的頭發、細紋日增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