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中國和世界了解琿春(2 / 3)

這個項目經過東北亞各國務實合作,20年來初步合作格局基礎已經建立,合作成效日益顯現,對外通道初步建成,經貿交流逐步擴大,開發示範區漸成規模,在這些基礎上,2012年國務院正式批複設立琿春為國際合作示範區,對指導思想、定位、目標、布局和方法進行全麵部署。2012年4月我國確定的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與1992年3月琿春列入沿邊開放城市有著根本性區別,這個示範區的設立既是對我國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未來東北亞合作的一個指南,特別提出“示範區”具有深刻內涵,我國從改革開放到本世紀已有30多年了,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中國經驗”,這些經驗急需進行國內外試驗。特別是目前我國沿邊城市改革開放低速於沿海城市,東北亞各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國際形勢變化莫測,所有這些都給中國大戰略實施帶來了不少困難,從這個意義上講,解決國內外發展,不能照抄照搬沿海現成經驗,需要實行“本土化”和“本地化”。解決國內發展問題如此,解決東北亞各國間的合作發展,也不能照搬照套,也需要“本土化”。隻有通過這樣“示範作用”,我們才能創新出在聯合國多邊舞台框架下,各國合作的“中國國際化模式”。

從東北亞角度看,中國有9個省和外國接壤,唯獨琿春與俄羅斯、朝鮮接壤,連三國通五國,琿春的區位優勢不可複製,琿春“示範區”囊括6個國家發展平台,共享“國際合作”成果不可替代,東北亞區域各國務實合作成果和未來巨大的潛力舉世矚目。

第三,琿春是拉動東北振興的“新引擎”。國務院批複實施的《振興東北發展綱要》《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和設立“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一係列政策,是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也是對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提出的新要求。

長期以來,東北地區發展受到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型城市壓力大、經濟外向度低等主要因素製約,琿春正是探索這些問題的“試驗田”,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處理這些問題的啟動點。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加快了中朝共同管理羅先經貿區的建設,羅先港口成了東北乃至吉林省最短的出海口,提高了物流速度,整合了資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對外通道暢通後,在有效拉動吉林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進一步帶動了中朝地區的共同發展。東北資源型城市壓力大,工業結構偏重,這是目前東北經濟發展的現狀,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的改革,為從國際合作角度促進東北振興提供了新思路,琿春示範區能最大限度地動員、整合國際資源、為東北振興提供資源配置,激活現有不良資產。

為了實現國家戰略,拉動東北振興、促進“長吉圖”地區發展,琿春已經製定了科學的發展戰略,未來五年琿春將按照示範區建設“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跨越”總體目標,力爭三到五年內實現經濟總量翻番,到2015年達到總產值391.2億元,到2018年達到667.6億元,加快把琿春發展成為我國東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橋頭堡。下一步,琿春將重點打造進口資源轉化、出口產品加工、商貿物流、旅遊休閑養生四大基地,全力打響國際合作牌、國家政策牌、資源區位牌、環境服務牌、文化宣傳牌。

琿春不僅是一個國際合作示範區,她還是一座有魅力的美麗城市,具有生態優勢、旅遊優勢、區位優勢、人文優勢、資源優勢。展開中國版圖,琿春地位於雄雞的“玉喙”上,這裏是圖們江下遊近日本海處,中、朝、俄三國交界地帶,展開東北亞區域國,這是一座地理位置獨具特色的口岸城市,猶如鑲嵌在東北亞的一顆璀璨明珠,引人關注、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