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世界矚目
專題報道
琿春在中國布局東北亞的整個戰略中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也是多國合作、經濟共榮、文化融彙的多重交彙點。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沿邊開放的重視和部署來看,國家將實施新一輪沿邊開發開放,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作為邊境口岸城市琿春,無疑在沿邊開放開放中具有重要位置,成為沿邊開發開放的新支點。
春回大地,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吉林省琿春市,顯現無限生機。這裏正成為國家實施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戰略的中心平台和開放橋頭堡、貫徹國家大戰略的前沿陣地、沿邊開發開放的新支點、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
為何選擇琿春,琿春緣何如此重要?讓我們走進琿春,觸摸她的開發脈搏;讓我們深入琿春,體會她的別樣風情;讓我們感悟琿春,共同探討她的開放先導之路。
金三角“棋眼”優勢凸顯
琿春是中國唯一地處圖們江下遊地區、東北亞“金三角”的邊境城市,是擁有4個國家級口岸的“黃金口岸” 城市,以琿春為中心的200公裏範圍內,分布著俄、朝10多個港口群,是中國東北通向日本、韓國和北美國家及亞歐大陸最便捷的國際通道和國際客貨海陸聯運的最佳結合點。
曆史上,依借自然天成的地理區位和便利通道,圖們江地區就與東北亞各國有著密切的交往,琿春曾是繁盛一時的“千年商埠”,海上交通也相當發達,在海上開辟了琿春經日本海到日本的“海上絲綢之路”,琿春從陸路到俄羅斯海參崴的“陸地絲綢之路”被稱為“東北的茶馬古道”,被譽為 “亞洲第二大國際商埠——海東盛國”。
當視線衝破曆史的煙雲,從當今的發展格局中逐漸拉升、進而擴散至更廣闊的未來世界圖景時,琿春在東北亞地區、中國沿邊開發開放中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一個“中心”位置。
從東北亞層麵看琿春,中國有9個省區和外國接壤,唯獨琿春與俄羅斯、朝鮮接壤,連三國通五國。
而東北亞地區既有經濟發達國家,也有新興的工業化國家,還有發展中國家,各國發展水平、經濟結構梯次明顯,資源條件也各具特色,互補性較強,合作空間大。上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東北亞區域各國之間的經濟、技術、貿易合作迅速發展。如今已形成了不同類型國家間相互聯係、相互競爭、相互依存的發展格局,被聯合國譽為世界最具發展潛力區域,也是全球經濟中舉足輕重、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
因此,琿春在中國布局東北亞的整個戰略中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也是多國合作、經濟共榮、文化並存的多重交彙點。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沿邊開放的重視和部署來看,國家將實施新一輪沿邊開發開放戰略,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具有海上和陸地絲綢之路基礎的琿春,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是陸地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無疑在沿邊開發開放中具有重要位置,在東北亞區域各國務實合作的潛力是舉世矚目的。
琿春被許多研究者認為是牽動東北亞地區合作的“棋眼”和突破口。
在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副司長劉新蘭看來,琿春以開放帶動戰略進行先行先試,有利於探索我國廣大沿邊開發開放的新路徑,也有利於提升我國邊境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多年潛心研究並致力於推動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陳才進一步指出,琿春是“東北亞地區各國經濟聯係的交彙點,是日美和歐洲中間地帶未來工業化的重要支撐點。”
橋頭堡“引擎”驅動開放
堅持對外開放,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點,也是保持經濟發展和增長的重要保證。
琿春暨圖們江區域開發開放是我國整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國建立和諧東北亞乃至和諧世界的重要戰略支點之一,對促進東北亞的經濟技術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正因如此,琿春的開發開放,成為從國家層麵謀求與世界特別是東北亞各國、各地區未來發展共贏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