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媽媽說:把握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寶寶剛出生時,腦的重量僅有350~400克,大約是成人腦重的25%。此時,在外形上已具備了成人腦的形狀和成人腦的基本結構,但功能與成人相差很大,亟待發展。因此,嬰兒出生後一段時間內大腦處於迅速發育期,腦神經細胞數目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大腦後部控製視覺和其他感官信息的區域處於“瘋狂發育期”。大腦的發育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環境、教育、營養與疾病等,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予豐富的環境刺激;並且準備充足的營養、良好的教育,促使嬰兒大腦健康快速育。因此,科學家提倡從0歲開始就給孩子各種良性刺激,幫助大腦盡快盡好地建立智力係統。
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
想要挖掘寶寶的潛能,就要首先了解大腦的發育過程,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它決定了一切。想要培育一個聰明的寶寶,首先要為他打造一個發達的大腦,寶寶大腦發育一般分為兩個階段。
從懷孕到寶寶出生的這一個階段稱為大腦長數量的階段。在此期間大腦細胞的數量就已經發育好了,有100億~180億個腦細胞,已接近成人。而在母親尚未發現懷孕時,胚胎的大腦已悄悄發育了,到孕期第5周,細胞大量分裂,形成大腦半球且迅速增大、生長。到第33周時,大腦的神經中樞基本形成,並和周身相連。
寶寶出生以後,大腦質量迅速增長,同時神經細胞連接的“突觸”開始形成,寶寶3個月的時候突觸數量達到高峰,灰質脂肪沉積也隨之完成,6個月時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個月,少突神經膠質細胞達到成人的70%,3歲的時候小腦發育基本成熟,3~4歲神經髓鞘化基本完成。
寶寶接受到的刺激直接影響大腦突觸的形成,反複的刺激更會加強了突觸的形成,並使突觸變得持久;反之,這些剛形成的神經細胞會因為沒有刺激而逐漸消失。大腦神經細胞的數量的增多或減少有25%關係到外界環境的刺激;你給寶寶盡量多的刺激經驗意味著更多的突觸可以建起從而在未來提高學習能力;栩栩如生的視覺形象刺激能夠產生有利的發展,包括提高好奇心和專注力。
刺激大腦有助智力提升,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大腦發育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期。這種大腦快速成長的階段在人一生中隻有一次,雖然短暫但卻是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絕好的機會。刺激寶寶大腦的方法很多,例如語言、表情、撫摸、音樂等等。
父母要與新生兒多交流
很多第一次當媽媽的女性感覺整日對著新生兒咿咿呀呀說著一些誰也聽不懂的話很好笑,但實際上這樣的語言交流對嬰兒非常有好處,嬰兒很需要與母親進行類似的溝通來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發育,以及與母親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日本研究人員表示:“當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嬰兒聽到針對他們的呀呀聲時,他們大腦前部區域裏的供氧量增大,神經細胞也更有活力。”新生兒聽到母親咿咿呀呀聲時其大腦前部區域的神經係統變得更加活躍,能夠促進嬰兒的語言能力的發育,同時,這也是他新生兒能夠識別親人的一種途徑。
父母用飽含情感的聲音與嬰兒交流可以讓嬰兒的大腦變得更活躍,哪怕嬰兒在睡覺時母親也可以對他們呀呀說話,因為這時嬰兒的大腦仍然可以對呀呀聲作出反應。
父母應該知道,與新生兒講話時,新生兒的確是在傾聽,他們雖然隻能聽到父母的聲音,而不知道父母到底在講些什麼,但通過父母的語調可感知到父母的愛意。母親可在寶寶睡覺時給他朗讀故事,一遍又一遍,不斷重複。
父母也可以通過撫摸與寶寶交流,剛出生的寶寶觸覺能力開始發育,通過撫摸寶寶,促使他對父母產生信任感。